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陈奎元
(2008年11月6日)
同志们:
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召开的。刚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按照延东同志讲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地方志工作的水平,大力推进地方志工作。朱佳木同志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对全国地方志系统七年以来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作了全面总结,并对今后五年全国地方志系统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赞同。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地方志事业进一步发展
地方志工作同党和国家大局紧密相关,要正确地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为大局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引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地方志工作者要把地方志工作与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深刻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更充分地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
第一,抓住发展主题,体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特点。各级方志办的中心工作是修志编鉴。志和鉴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科学而系统的资料性文献,是对各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际状况的真实写照,是反映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是对地情国情具体、真实的记录,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编纂的第二轮志书反映这种变化,从记述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创新,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反映经济社会变革的轨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又好又快地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规律,跟上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步伐,使修志编鉴的成果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更加充分展示地方志的存史价值。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文化传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地方志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反映广大人民创造历史的功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方志要准确地再现我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的光辉业绩和精神风貌,展示中华文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新编地方志作为国情教育、地情教育的现到滩模?哉媸底柿虾蜕??肥担?し⑷嗣侨劝?婀?⑷劝?蚁绲娜惹椋?诮?杏帕即?辰逃?⑴嘤?拿鞣缟小⒃銮棵褡遄院栏泻兔褡迥?哿Φ确矫婵梢苑⒒又匾?饔谩N颐且?远岳?贰⒍晕蠢础⒍怨?摇⒍匀嗣窀叨雀涸鸬木?瘢?ぞひ狄怠?【≈笆亍1嘈拗炯???坛凶怨乓岳从判闶费Ъ业拇?常???行碌乃悸泛妥魑??/SPAN>
第三,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整体推进。全国各地、各部门编修志书的局面总体上是好的,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局的状态比已有天壤之别。当前,第一轮修志工作基本完成,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全国出版第一轮省市县三级志书5800余部,第二轮三级志书370余部,编纂部门志、专业志、行业志、山水名胜古迹志16000余部,乡镇村志2000余部,地情书6000余部,编辑年鉴2000余种,整理历代方志2000余部。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施行,以及许多地方修志工作法规的制定实施,标志着地方志工作已经迈向依法修志的新阶段。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志鉴库馆、服务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地方志事业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可喜局面。
我国各省市区的差异大,修志工作的进程中存在某些进度不一、质量不齐的状况是可以理解的,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地方志工作齐头并进,今后要多关注工作滞后省市区的问题,解决各地区、各层次、各方面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第二轮修志工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们要把握和反映这些历史发展变化,使第二轮修志工作在编纂方面做到记述全面,重点突出,如实反映社会发展变革的伟大进程。地方志作为一项基础性文化工作,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进程中,展示出地方志独有的文化魅力。
二、明确责任,突出重点,研究解决好地方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新编地方志工作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理论研究趋于成熟,编纂经验更为丰富,当前正处于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期。但是,从高从严要求,我们认为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还很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总结经验,提高地方志的整体水平。围绕当前的第二轮修志工作,我们要认真研究解决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第一,关于保证和提升地方志编纂质量的问题。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志书质量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方志理论和编纂实践的许多方面,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体例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全面,记述是否准确,时代和地域特点是否鲜明,资料是否翔实,文风是否端正等等,这些都是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下的基本标准。我们要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地方志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严把资料关、体例关、史实关、保密关和审核关。矢逍纬珊螅??邢竿魄茫?锤创蚰ィ?惴赫髑蟾鞣矫嬉饧??险婕右孕薷耐晟疲?灰??烁辖?取⒓庇诔霭娑?档椭臼榈闹柿勘曜迹??荒芪?奁谕瓿扇挝穸?萋适粘。?怪柿坎桓呱踔链种评脑斓闹臼槌霭娣⑿小U馐枪叵档胤街境砂艿母?疚侍猓?唤脖嘧虢?龋?蛔⒅刂臼橹柿浚?唤霾荒芊⒒悠溆τ械淖饔茫??一崾?テ浯媸返囊庖濉V泄?胤街局傅夹∽樵诘诙?中拗竟ぷ魅?婵?沟氖被??贫ǔ鎏ā豆赜诘诙?值胤街臼楸嘧氲娜舾梢饧?泛汀兜胤街臼橹柿抗娑ā罚?褪钦攵阅壳耙狄殉鱿值哪承┲亟?取⑶嶂柿康牟涣济缤罚?幼芴迳隙蕴岣咧臼橹柿刻岢龅耐骋槐曜己鸵?螅?馐羌忧恐臼楸嘧牍娣丁⑷繁V臼橹柿康闹匾?俅搿N颐且欢ㄒ?拥胤街镜募壑岛褪姑?母叨龋?烟岣咧臼榈谋嘧胫柿孔魑?胤街竟ぷ魍返戎匾?拇笫吕醋ァ?/SPAN>
第二,关于解决地方志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第一轮修志工作中比较突出。各省市区、各修志单位差距较大p有的地方进度缓慢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或者财力不足,或者缺少人才,但也有客观条件好的地方,既有经济实力,也不缺乏修志的专业人才,但工作进展缓慢。由于进度距离过大,第一轮修志的收尾工作迟迟划不上句号,对修志工作的整体推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进展现在也明显地拉开了距离。一些启动较早、动作较快的地方已经出书,大部分地区正在广泛搜集资料、制订篇目、培训队伍、撰写初稿或进入评审阶段,还有少数地方或部门虽然作了准备和布置,却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归根到底是重视到位不到位,抓落实力度大不大的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及时了解各省市区进展的状况,对滞后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各地地方志机构要力图振作,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总之,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真正使地方志工作步调一致地向前整体推进。
第三,关于方志理论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