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仲村镇地处苍山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北依费县,西临抱犊崮,区域面积146平方公里,4.2万亩耕地,3.8万亩沙岭、荒山,辖67个行政村,总人口7.9万人。2005年底,全镇财政收入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0元。
境内文化底蕴丰厚,有北辛文化——东城子遗址,东晋时建立的佛教文化圣地朗公寺,还有闻名国内外的仲村兰印花布。该镇索村的泥花儿母罐,沂沟手工粉条亦是当地一绝,仲村五香豆腐干被誉为“天下第一豆腐干”,已被列为沂蒙著名土特产。大仲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宗山朗公寺的旅游开发工作,在切实搞好保护的前提下,大力挖掘这一旅游资源的最大潜力,逐步形成了以大宗山风景区为中心、金水湖、柳河泉水、涝坡温泉淡竹、大吴宅吴王汉墓、殷家馆古墓、陡沟庄革命纪念地等为辅助景点的大旅游开发格局,每年接待游客近5万余人。
仲村蓝印花布。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散发着东方文化魅力的芳香。大仲村镇境内有一个被誉为是“布痴”的老人——相友文,他现在印制蓝印花布和生产蓝印花布的资金完全是靠自己种植农作物收入来补贴的。现在中国蓝印花布的传统工艺已经日渐式微,许多老艺人年龄已高,因没有文化,无法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而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又极其繁琐,周期又长,经济效益不明显,晚辈们对此多无兴趣,子承父业少之又少。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手工艺品,它的传统制作工艺远远落后于当今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在国内,目前蓝印花布是一门濒临绝亡的蓝印花布艺术,对其进行保护和继承已成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是在唐宋“药斑布”,明代“浇花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印花布“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其印染材料民间都能就地取材,农家多能自制自用。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紧接是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从此沂蒙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生活日常用品如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们利用这种布料加工成棉衣支援前线,立下汉马功劳。
临沂地区土质气候适宜棉花种植,明代中期,从江南引进织造技术,带来了沂蒙土布的发展。明末清初,广州花商传来了蓼蓝种子,是为植物蓝靛的原料。《光绪通州志》记载:“种蓝成畦,五月刈日头蓝,七月刈日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日小缸清。”沂蒙山区民间蓝草的大量种植,为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促进了蓝印花布的发展。
由于民间的广泛应用,各染坊的相互竞争,又经过民间艺人的巧妙构思,创作出各种朴素优美、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一般都是以折枝散花、团花动物等为主,图面结构采用二方连续及单独纹样组成,被面、包袱方巾等采用框式结构与中心纹样进行定位设计,内白外蓝,蓝白相间,构成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丰富感情。
蓝印花布的制作。蓝印花布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全天然植物染料(蓝草),刻板、刮浆印染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仅蓝白分明,而且质地纯朴,品格高雅,端庄秀丽。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印染民间工艺品之一,它源于唐宋,是手工刻板、手工刮浆、手工染色的民间工艺,素以简洁朴素的图案、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
作为一项传统工艺,整个印制过程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印制图案的刻画版也全凭手工镂刻。花版镂空后,刷上桐油加固,再以豆粉拌石灰调成糊状,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入蓝靛缸内染色,染液原料是板蓝根、田菁等植物叶子制成的土靛。染第一遍为“月白”、第二遍为“二蓝”,三至“鸦青”,每一匹布都要反复染10多次,经过几十道工序,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出自于此。最后将染好的布去了浅浮灰浆,密封处便露出本色。灰浆块面大的地方,灰层在染色的卷动中自然裂开,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这就是蓝印花布。旧时,江南一带农村家家户户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蓝印花布,窗帘、头巾、围裙、包袄、帐子、台布等都可用它来做。
一位作家曾在作品中这样描述:“蓝印花布与沂蒙山如此的在精神上贴切,似乎一切描述沂蒙山的文字都比不上一块蓝印花布更能表达那种精髓。就如语言不能充分表达事物或情感的时候,人们会用绘画来表达,当绘画也不能尽兴的时候,就只有用音乐来描述一样,那么蓝印花布大概就是表达沂蒙山风韵的极致了。”
据业内人士介绍,沂蒙山区的巧匠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成宽幅布。近年来,蓝印花布又渗透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如蓝印花布时装、门帘、壁挂、台布、鞋帽、包类、玩具等,无不散发出一种蓝与白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了蓝印花布制品系列。
在国外,蓝印花布是被视作为艺术品的,价格不菲,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也促进了蓝印花布的传播和发展。要想让人们充分体会到蓝印花布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的真正价值,发掘和保护蓝印花布就成了最有效的方法。2006年9月,相友文的蓝印花布被山东电视台制作成专题片,作为申遗的影像资料。
晋代朗公寺。大宗山位于大仲村镇驻地以东3公里处,又称朗公山、驴脖子山,因山体形似驴脖子而得其称。山势呈南北走向,绵延数十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7米,有九座山头相接,故又称为“九顶莲花山”,山势雄奇,风景独秀,青山连绵回环,奇峰怪石嶙次栉比,松生绝壁,泉涌峭崖,山中有转经山观日台、九步天梯、红孩儿桥、宋潢书斋、聚仙阁、贤孝祠等名胜古迹,与蒙山、抱犊崮、文峰山等自然景观齐秀,同为苏北鲁南地区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
朗公寺就坐落于大宗山腹地,始建于东晋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以东晋沙门笠僧朗公卓锡住持修禅而得名。历经南北朝,兴盛于隋唐,元朝中期重建,规模逐渐扩大,至清朝末年废圮。该寺规模宏大,原有上寺、下寺、塔林,上寺有前殿、二殿、大殿等宏伟建筑,下寺为碧云观,是琅琊四大古寺之一,香火曾鼎盛一时。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大宗山与朗公寺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王羲之赠匾的传说”、“乾隆与碧云观尼姑对诗”、“贤孝女”、“县长赔树”、“大师‘惩弟子’的传说”等等,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为大宗山朗公寺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