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红色堡垒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堡垒村 >> 正文
【红色堡垒村】•东辛庄村
发布日期:2022-02-27 浏览量: 来源:

(王换于纪念馆)        

东辛庄村位于马牧池乡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处。明朝初期,王、于、吕氏迁来居住,立村时取名新庄,渐演变为辛庄,后分为东辛庄、西辛庄。村内现有286户,人口802人,耕地716亩,有中共党员46名。1938年12月,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村内第一名党员。第一个党小组成员有王换于、于洪林、谷连沂。1940年建立村党支部。1941年建立民主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战时工作委员会、大众日报社等机关曾驻在该村。山东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该村居住过。

(王换于纪念馆及旧居)

在革命战争年代,该村村民积极拥军支前,掩护和救治八路军伤病员和妇女干部,养育革命后代。该村最出名的拥军人物为王换于,因其在战争年代事迹突出,被誉为“沂蒙母亲”。她动员两个儿媳张淑贞、陈洪良和她一起参与各项拥军支前工作。1939年夏,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社等先后驻在东辛庄,随同机关一起来的还有一批孩子。为了免除领导干部的后顾之忧,王换于主动要求建立战地托儿所,把孩子们安排到附近可靠农户家抚养。1941年日军大“扫荡”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爱人陈若克,已怀有8个月的身孕,在跟随部队转移中,被敌人逮捕,并押到沂水城。敌人对她用尽酷刑,导致她早产,她坚贞不屈,最后她和女儿被敌人刺死。陈若克的遗体被秘密运到东辛庄,王换于为陈若克做了寿衣,并变卖部分家产,为陈若克母女购置了棺材,将她们安葬。也是在大“扫荡”期间,《大众日报》社发行科的毕铁华(后改名为白铁华)遭日军逮捕,身上多处皮肉被用烧红的刺刀烙焦,后经群众掩护脱险,被送到王换于家安置。经过王换于半年时间的治疗调养,毕铁华恢复健康,重返岗位。1941年冬,日军纠集5万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把一本《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交给王换于保存,并嘱咐要千方百计保藏好。她牢牢记住这句话,将这本书保存了38个年头,1978年,将书完整地上交县有关部门。该书后来被征调到山东省档案馆,填补了山东省关于“联合大会”资料的空白。2010年,王换于被山东省妇联评选为“70年山东妇女杰出人物”。

(王换于保存的联合大会会刊)

该村现建有“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2003年春,在山东省审计厅、山东省交通厅、临沂市审计局、临沂市交通局等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共沂南县委、县人民政府重新修缮了王换于居住过的5间老屋,使其恢复原貌。同时投资20余万元,建成占地2700平方米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纪念馆共有展室7间,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部分,室外部分主要有王换于铜像、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造田的题词及著名军旅作家李存葆所撰写的百年老屋赋等展陈品。

(王换于居住过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