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名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临沂概况 >> 城市名片 >> 正文
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与泰山、蒙山的渊源
发布日期:2009-12-09 浏览量: 来源:

远古帝王主要指三皇五帝及其相关的盘古氏、女娲氏、无怀氏、有巢氏及蚩尤、少昊等部落首领。三皇五帝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现代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多认为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三皇五帝究竟为何人也?传说不一。“三皇”: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尚书·序》和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是伏羲、神农、黄帝;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以为天皇、地皇、泰皇,系指天神、地神、人神;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以为伏羲、女娲、神农;东汉班固等编撰《白虎通》以为伏羲、神农、燧人。“五帝”也有几种说法:《帝王世纪》:“少昊、颛顼(高阳)、高辛、尧、舜”;战国史官撰《世本·五帝谱》、西汉戴德《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笔者综上所述,三皇以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为纪;五帝以《史记·五帝本纪》为纪。此文即以《帝王世纪》、《五帝本纪》为本。

据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及笔者之研究,再结合考古新资料,证实远古帝王及夏商周三代之祖盖源于泰山和蒙山地区。这里恰恰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原生地和集中地。

泰山,古称大山、昆仑山、岱山,又称岱宗、泰岱、东岳。它位于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之上,巍峨峻拔,雄伟壮丽,古谓“中央之大山”。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以生五谷桑麻,鱼盐出焉。”其地层以25亿年之前的太古界泰山群为主,是一套巨厚而复杂的变质岩系:向东延伸与鲁山、沂山群相连,共同组成泰沂山脉,成为齐鲁大地的脊梁;向东南延伸与徂徕山、蒙山相接,与北来的沂山群相连,结体为沂蒙山区。

蒙山,古称钟山、崇山、苗山、会稽山。这里是柴汶河和泗水及浚河的重要发源地。春秋时属鲁,位居鲁东,又称东蒙、东山。故《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它发脉于泰山,跨平邑、蒙阴、费县、沂南县境,绵亘75公里,素有“九州之巨镇,巍然敦大观”之称。它怀抱古雷泽,左揽沂沭之河,右携汶泗之水,湖泊遍布,川流纵横,不仅宜于古人类生息,更宜于东夷人开发农渔畜牧及手工业。

泰、沂、蒙之山凌驾于鲁中丘陵之上,形成三角鼎立,而这三座大山的周围便是最适应古人类溶岩穴居的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同时也是后来者——东夷人躲避大洪水的“安全岛”。约在6000年前,泰沂山区为山东岛,鲁西南、鲁西北均为海和湖;在5000年前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泰山、蒙山一带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从动物遗骸、孢粉组合、硅酸体等有关环境资料分析,这时气候温暖而湿润,属亚热带景观。在5500年前的早期阶段,处于大西洋期,又称之谓气候最宜时期,温度比现在高5℃左右,降雨量较多,植被以阔叶林为主,并含少量亚热带成份:森林茂密,草木繁盛,水域宽广。东夷人就是在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大汶口文化和中华文明;4000年前左右,尚有原始森林和野象等大型食草动物,至夏商时,这里仍是气候温暖,草木蕃茂,大象出没。

泰沂山区位于黄河下游。黄河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改道,仅在两汉400多年间就决口达16次之多②,每次决口、改道就是一场毁灭性的大屠杀。而中国第一大河的长江却与黄河相反,是一条慈善河,为全流域之人民带来了众多的利益。当黄河流域已达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准时,长江流域还是一片蛮荒。长江与黄河相距甚近,而中国文明却发生在黄河,这使不少未深入研究泰沂山区自然环境背景的中外学者甚为疑惑。尼罗河泛滥后留下的是沃土,孕育了埃及古文明;黄河决口后留下的却是一片黄沙。然而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因有泰沂山区这座“诺亚的方舟”而孕育了古代文明。

泰沂山脉和沂蒙山区,东临大海,西襟黄河,南瞰江淮,背依古济水,四渎环围,物华天宝。正因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泰沂、蒙山地区成为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著名的东夷文化、海岱文化,并为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居住着四五十万年之前的“沂源猿人”和五万年前的“新泰智人”。新石器时期,这里是三皇五帝活动的中心,诞生了以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夷族系列文化。春秋战国时,由于盛行“阴阳五行”之说,泰山遂为东方的总代表,使其成为大山崇拜、东方崇拜、太阳崇拜、天地崇拜、生命崇拜、道德崇拜的结晶体:按阴阳家之说,泰山是阴阳交代之处;按天人合一之论,泰山是天地相交之地;按五行东方为木,木是日出扶桑之地;按四时东为春,乃万物发育之所;按五常为仁,仁是天地之大德;按八卦为震,震是紫气之源;按九天东为苍天;按星宿为苍龙星座,故“泰山为龙,华山虎”。所以泰山当然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五岳独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苏秉琦在《加强泰山大文物的研究》③中认为:“泰山是个大文物,是东方部落原始文化的神山。”清代方志学家阮元在《泰山志·序》中言:“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

《诗经·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奄国在曲阜)有龟蒙(龟山与蒙山),遂荒大东(据而有之)。至于海邦(音封,边之意),淮夷来同(来朝见)。莫不率从,鲁侯之功。”这是春秋初鲁臣为鲁僖公派兵伐淮夷获胜而告祭祖庙所作之歌。其优雅动听的歌声将泰山、龟山、蒙山、大海自西而东连为一体,这博大精深的海岱文化内涵着实让鲁侯欣喜若狂,引以为荣。

山东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在《东土古国探索》④中说:“国家的诞生标志着文明的开端,文明起源实际上就是国家的起源,黄帝登帝位就是文明之始;城的出现并不标志国家的诞生,都城的出现才是国家的诞生,东方私有制的出现到国家的诞生,大约走了近千年的历程。”中华文明虽然是多元论,但最早迎来文明曙光的是以泰沂、蒙山为中心的东夷人。让司马迁也难以断言的《山海经》中的神鬼怪兽早已被释为4100年前,分布于山东中部泰山、沂山、蒙山周围的氏族部落图腾文字画。儒家以为《山海经》系尧舜时期;道家以为是黄帝至禹夏时;当代学者皆定为4100年前之事。围绕昆仑山的七条大河、三个大海在泰山、蒙山的地望上得到了合理解释:赤水即沂水或汶水、若水(弱水)即汶水、流沙即泗水、洋水即沭水、青水即肥河、黑水即小清河(今黄河下游)、河水即黄河;南海即今黄海、北海即今渤海、古渤海即今巨野泽。所以,泰沂、蒙山一带古谓中土、中都、中央之国、中国、冀州,是政治文化中心,故必是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为还历史真实,特将远古帝王之历史渊源稽考如下。

一、三皇盖源于蒙山前的雷泽一带

台湾著名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神话时代》⑤中言:“有一些历史学家非常瞧不起神话在历史中的实质地位,但神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没有神话部分,这个民族不过是一群木偶而已。从神话的内容,我们可据以了解初民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他在书中还将中国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神话时代、传说时代、半信史和信史时代。以此而论,伏羲女娲与盘古、燧人、无怀、有巢氏、神农氏为神话时代,古人奉为神;而黄帝至尧舜为传说时代,即半人半神;夏商为半信史时代;西周至当今为信史时代。李学勤在《女娲传说与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⑥中说:“任何一个民族古史的开端必然是和神话结合在一起的,而神话里也必然包含着真实的历史内容。从晚清到民国出现了疑古思想,从信古、疑古到释古、考古是个过程。古史里有神话,神话里有史实的因素。”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燧人氏、神农炎帝及与之相关的创世主盘古和蚩尤都起源于蒙山太平顶前的汶泗上源雷泽一带和沂沭流域。

1、伏羲女娲及其族裔

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山海经·大荒西经》、《楚辞·天问》等,1942年在湖南长沙所出土的战国楚国帛书上讲的就是伏羲女娲的古史,说明那时在这一地区就流传甚广。

雷泽与华胥氏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宋太宗命李?等辑《太平御览》引《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华胥氏为太昊之母,为母系鼎盛时期,即史称“女儿国”之首领,华族之祖,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6000年左右。《列子·黄帝》言华胥国为理想之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已,不知疏(关系近远)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由此可见母系社会太平盛世一斑。

雷泽又称服泽,《墨子·尚贤中》:“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尧得服泽之阳”。王献唐认为:古“华”读“敷”。王子襄《泗志钩沉》:“泗水东七十里伏山,亦作服、负、浮、包,亦名浮丘……所居有泽,因名莱泽,音特作雷泽……湖心突起攒石,立秋后水泄石窦,其声如雷,雷泽之雷义起于此。”故雷泽亦名服泽。清光绪《费邑古迹考》也言:湖中有漏眼,“石穴天成,大如车轮……春夏积水,秋冬涸竭,将漏之时,声闻数里……水盈时,周围可二十里”。旧志书言在泗水治东60里,北有伏山,伏山之名既与伏羲有关。史书又言,古谓在鲁西南今菏泽市。今考尚留存的古雷泽遗址,位于蒙山太平顶前,即以平邑县仲村镇回龙庙村为中心的广阔低洼地带:东至庞居庄,西至泗水贺庄水库,北到仲村镇兴民村,南达白马村、舜帝庙村,共计68平方公里。这一带就是古雷泽区,位于浚河与泗水上游。原是一片湖泊,后为沼泽地,建国后逐渐干涸。至今这一地带仍叫雷泽或服泽。据陪同考察的《平邑县志》主编徐斌讲:“古雷泽区至建国后还存留,约有四五万亩的水域,在泗水历山镇及平邑的平邑镇、仲村镇之中,有20多个村庄,与古文化、古遗址有关的自北而南有回龙庙、临城村、荒里、?头村、牛家庄、庞居庄、原宪屯、流庄、舜帝庙村、白马庄、凤凰庄、贺庄等。我的家在临城村,原名小粮庄,小时候到处是水,经常在高梁地里摸鱼。”回龙庙村村民亦讲:“我们庄原来叫龙庄,因庙里有龙神,后来龙跑了,玉皇大帝大发雷霆,龙又回来了,所以叫回龙庙。从此这个雷泽湖也叫雷震湖了。我们庄的西边叫漏泽湖,听老人传,过去经常有水桶漏进湖底,后来却在西边泗水的泉林捞出来了。建国初,每到盛夏初秋,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只能种一季高梁,每到快砍红高梁时,满地里是大红鲤鱼,有的竟有三四斤重,老人说是龙王爷爷送的礼物。到了1958年之后在西北开水渠,把水引入泗水的贺庄水库。后来又在东南治理了跃鱼沟,增加泄洪,开渠放水。从那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农田。不过至今,我们庄周围仍然是遍布湖水。”笔者乘车考察时,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庄稼,这里是个天然的大盆地:北方与东方被蒙山所围;南方与西方为尼山山脉的历山和凤凰山所环绕;中为湖泊干涸后的沃洲。今舜帝庙村北有明代碑,题曰“雷泽湖”。

近几年在雷泽东缘平邑镇白庄村西的天然岩洞里,出土了约20万年左右旧石器晚期的兽骨化石;在湖北缘仲村镇南北昌乐和原宪屯、临城之间出土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达180多件;西缘与南缘有众多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

但查《中国历史图册》先周无雷泽,巨野泽见于西周;大野泽出于战国,在巨野泽北。笔者疑为后人将大野泽误为雷泽。所以《汉书·地理志》曾释“在济阴城阳县西北”。但王献唐以为泗水之雷泽较菏泽之雷泽更古老。

关于华胥氏,笔者今考泗水东北和华村水库周围有东西南北四个华村;其东北毗邻着华胥山,在新泰南境,今称黄山寨。春秋时,华胥山一带曾设华胥国,因山而名,汉置华县。这里还有古华渚,今称大黄沟,又有泉林。这一带便是原始华族的祖居地,也是华族的发祥地。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今泗水东有黄山、黄山寨或黄粟山,乃华胥山讹变……伏羲发源祖地,证以现存地点、山泽名,殆即泗水一带。”

伏羲女娲 伏羲氏,为东夷族领袖,号为“人文初祖”、“百王之先”。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昊庖牺氏,风姓也。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创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大昊是也。都于陈,东封泰山,立一十一年崩。”据此,伏羲女娲皆生于雷泽之成纪。唐李冗《独异志》又将伏羲女娲演绎成“宇宙初开时,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这是典型的母系社会族内血缘群婚的反映。

《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伏羲氏又称太昊氏,始画八卦,教民结网从渔,发展狩猎、畜牧,又教人养蚕纺织,发明兵器,改革群婚制,主张婚配,由族外群婚向对偶婚过渡,图腾为龙,以龙为官。

《淮南子·地形训》“(扶桑木)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及《楚辞·天问》注:“华即日,太阳也。”后来道家把伏羲奉为太阳神,称太昊青帝,或谓昊天上帝、东皇泰一、扶桑大帝,属性为木,亦称春神,主要职责是辅佐泰山神治东岳,主万物发生。所以泰山是天的象征,“登泰山如登天”、“天地交泰”。于是泰山顶上有玉皇庙和青帝宫,扇子崖有太阳庙和天然太阳石图,后石坞有天然昊天上帝石。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唯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川;积芦灰以止滔水。”她也是人类始祖,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亦言:“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她与伏羲在汉画像中的形象是举规蹈距,图腾为“人首蛇身交尾”。《太平御览》78《女娲氏》、《通志·三皇纪》引《春秋世谱》均载其迹。女娲之木德和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皆在东方,古昆仑——泰山桃花峪恰有五彩缤纷的彩石涧。

伏羲之裔 东夷人以风姓、嬴姓为主,伏羲太昊为风姓。《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太昊部落联盟,后来由蒙山地区沿泗水往西南挺进中原,原居地留下了四支族众:风姓颛臾即其一,春秋都城故址在平邑东北20公里处今改为固城村。村北有方形城址,瓦砾遍地,多为春秋至汉代遗物。颛臾即孔子所言:“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负责主祀蒙山。周成王时,又予以重封,据清光绪《费县志》:“封伏羲后裔,建国颛臾,附庸于鲁,主祭蒙山。”

在固城村东北4公里处有古蒙祠,为颛臾祀蒙山的主祭场所。《水经注》:“治水(即今浚水)东流,经蒙山下,有蒙祠。”唐天宝五年(746年)朝议大夫、琅琊太守李瑗曾在此立《蒙山祠记碑》。宋神宗封颛臾王为“灵显潜应侯”,宋徽宗加封为“英烈昭济惠民王”,列于《祀典》,并改灵显侯为颛臾王庙。明代官方废祠,但民间香火不断。

《通志·氏族略》:“颛臾氏,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祀。”据《读史方舆纪要》,西汉时,在颛臾故城西南设南武阳县,属泰山郡,东汉及晋因之。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颛臾县,属沂州;唐贞观初省入费县,1946年后入平邑县。

东夷人在西进中经“亢父之险”⑦东北端留下族众,发展为虞、夏时的有仍国,即春秋时的风姓任国。夏初帝相曾娶有仍国君之女后缗为妻,后来夏政为后羿、寒浞篡夺,后缗逃回娘家生少康,少康曾任有仍国的牧正。商汤灭夏后,改封有仍国为任国,故《路史》言:“仍,太昊后,即任也。”另两支为宿和须句:宿在今东平县大清河北岸的宿城,为周初分封诸国之一,公元前684年被宋人逼迫迁江苏宿迁,一部留原地归于齐;须句在今东平西北老湖镇须昌城,公元前639年曾一度被邾国所灭,19年后鲁文公出兵伐邾夺回须句,但未复国。故城因宋咸平三年(1000年)河决于此而圮于水,遂淤于东平湖底。再后,太昊龙族又挺进至今河南淮阳建都,将大汶口文化传播到京汉铁路以西至伏牛山一带的广袤中原,在此开始了大规模东夷与西戎仰韶文化的融合,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出现创造了前提。在今河南濮阳西水坡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墓葬内,曾出土用三组蚌壳摆成的龙、虎图案。这是以太昊为首的龙族带着虎族西进中原的有力佐证。

原来的太昊氏族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任、宿、须句仍在汶泗下游。还有太昊之后的风国,在泗水流域建都,曾一度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其君主为风后,与黄帝同时期。黄帝在泰山会盟后,曾到风国向风后问“道”,且聘任为“三公”,共谋治国之方。故址在今泗水县西北中册乡丰(风)前庄、丰后庄和平邑中部的丰山、丰阳、凤凰村一带,附近还有风后岭。另外,其裔还有蒙、牟、包等族,均在平邑境:蒙族居于蒙山,蒙山由原始族名而名;牟族居武(牟)台、包族居保太(包台)。《楚辞·天问》:“桀伐岷山,何所得焉?”王逸注:“岷蒙音转,岷山即蒙山。”《国语·晋语》、《史记·外戚世家》、《吕氏春秋·慎大览》、《荀子·解蔽篇》等载,有施氏原为喜姓,桀伐蒙山,有施氏兵败,因进妹喜,受桀宠爱,故未见伐。商汤灭夏时,桀和妹喜南奔而亡。

今平邑、新泰、泗水交界处,仍有很多与伏羲及其后裔有关的古地名:华胥山、华渚、华村、伏山、雷泽、泉林、浮来山、扶犁山、凤凰山、凤凰庄、风后岭、陪首山、陪尾山、历山、舜帝庙、荒里、东西流庄、回龙庙村等。在古华渚处的泗水县大黄沟乡演马坡村西南,恰恰有与伏羲时代相吻合的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而与凤后庄相邻的柘沟乡朱家庄北侧,也有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平邑境内的浚河两岸则遍布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考古与古籍资料就是如此之结缘呼应。

继太昊之后的氏族部落为少昊氏,与黄帝同期,或谓黄帝长子玄嚣,约为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少昊,名挚,字青阳,因以金德王,故《尸子·仁意》:“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他是东夷族的首领,都曲阜,号穷桑氏。《帝王世纪》记之更详:“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即西陵国女嫘祖),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意感而生少昊,是为玄嚣,降居江水,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在位百年而崩。”今曲阜东北有少昊陵。《古史考》:“少昊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或曰宗师太昊之道,故曰少昊。”《左传》:“其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官为鸟师。凤鸟氏,历正也。”所以,少昊以鸟为官名,以鸟为师,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工业和农业。春秋时的莒国和郯国即其后裔。《左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设宴款待。昭子问郯子:“少昊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少昊下分24支,一直活动在汶泗流域,其裔除莒、郯之外,还有秦、赵等。后来其氏族接受西部仰韶文化,从而孕育出以颛顼为代表的统辖整个中原大地的大颛顼联盟。少昊后裔嬴姓者西迁秦地,成为秦人和赵人的祖先;莱夷一部西迁陕西,成为周人的发祥地;少昊时的古国炎帝裔祝融氏,原在蒙山下,后到泰山下,又西迁中原在今河南新郑建都;其裔斟寻在今潍坊坊子东北建都。五帝时代初期,以爽鸠为图腾的爽鸠氏部落国居于淄河中下游,其酋长曾在少昊氏部落联盟中任“司寇”。

盘古氏 传说中称他为“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在混沌中居住了一万八千年,才创造了世界。所以《庄子·应帝王》曾云:“中央之帝为浑沌。”《山海经·西山经》:“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后人又将帝江演绎为黄帝。混沌孕育了盘古,盘古化生了万物,这恰恰与东岳泰山之神“发育万物”的权力完全一致。据南朝梁任?《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广为流传,盘古死后仰天向东,头化为东岳,腹为中岳,左右臂分别为南岳、北岳,足为西岳。泰山当然就成为盘古的化身。1941年常任侠在《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中,结合《述异记》中有“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之说,而论断:“盘古氏夫妻当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类之伏羲氏夫妻。”明代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引《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盘古的“龙首蛇身”恰与伏羲女娲“人首蛇身”雷同,其图腾均为龙蛇形。从这一神话中进一步证明:盘古氏即伏羲氏。盘古是创世主,伏羲是人类始祖,一氏兼任两职,同人异名而已。今蒙阴与新泰交界处有盘古庄、老龙窝、双龙村等古地名,应与之有关。

2、燧人氏及无怀氏、有巢氏

燧人氏 就是发明钻木取火的人。《尚书·大传》曰:“燧人为燧皇,以火纪官。”《礼含文嘉》:“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遂天之意,故为燧人。”《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蚌哈,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木取火。”遂结束“茹毛饮血”的时代。反映中国的原始时代,已经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教人熟食。其后裔发展为斧燧氏,曾与神农在汶河流域作过战。斧燧氏的后裔是舜和燧国。而尧舜时的古代驯象族就是东夷人有虞氏。这说明,这里还是5000年前泰山地区驯养野象的中心之一。燧国故址在今宁阳西北,东邻大汶口遗址,建都后迁至今东平县遂城村。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为平定宋国内乱,召集鲁、宋、陈、蔡、邾等国君会盟于北杏,遂君未到,即借此灭之。4年后其族众联合因氏、领氏、工娄氏和须遂氏四家,以献酒食为名将戍守齐人灌醉后全部杀死,不久即遭报复。西周中晚期,遂国国君曾铸青铜器遂公?,其铭颂大禹治水功德。

无怀氏和有巢氏 《帝王世纪》以为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共工氏、女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马丽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晋陶潜《陶渊明集·五柳先生传赞》:“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宋罗泌《路史》均记之甚简。但其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证明在蒙山前。如有巢氏,《韩非子·五蠹》云:“远古发明巢居的人,其初人民穴居野处,有巢教民构木为巢,居树上避兽。”古籍多言其“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唐徐坚《初学记·帝王部》引《遁甲开山图》“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今泰山与蒙山间的徂徕山东南麓有礤石峪,内有古庙,为“巢父隐居处”,可见巢氏之影子。

3、神农氏炎帝与蚩尤

神农炎帝 又名大庭氏,姜姓,因以火德而王,故称炎帝、赤帝,又号烈山氏,以火为官。作耒耜,教人耕种,故又号神农氏,曾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炎帝约为5500年前大汶口文化前期,处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鼎盛时期。《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其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至榆?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⑧《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他初都于陈,后徙曲阜,故史称“大庭氏在鲁城内”。

何为少典氏?出自何处?《史记》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实指远古部落族名。王献唐依《伏羲庙残碑》考证:“少典奉祀伏羲,知为伏羲族裔。”神农氏为神龙之子,必为伏羲之华族,也是崇拜太阳的太阳族,即凤鸟族。故《白虎通义》:“炎帝者,太阳也。”在汉画像石中为金乌鸟、三足鸟,即太阳神。吕思勉《三皇五帝考·神农与炎帝大庭氏》:“神农居鲁,鲁邻泰山,古代农业多始山林之间,神农号烈山。”《礼记·祭法》称神农氏为“厉山氏,又曰烈山。”郑玄注今本《礼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烈山氏。”烈姓盖神农之裔。笔者以为“厉山、烈山”即舜耕之“历山”。

神农曾与泰山脚下的斧燧氏交过战,逼使斧燧氏归顺于神农,组成新的部落联盟。又任用东夷族的大英雄蚩尤与黄帝举行大战。《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这是炎帝时国家诞生之前的阵痛时期。吕思勉《三皇五帝考》及《古史辨》:“炎帝遗说实始东方,后乃随姜姓之西迁,流传至荆(两湖两广)豫,且入于冀方也。”又引制不定曰:“炎帝者,黄帝之同父母弟也。三说符合,决非偶然。然则炎黄本同族,风气相去,必不甚远。”这又与《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相吻合。

或以为神农起于陕西渭水流域,即《国语》所言“以姜水成”为戎羌族的部落联盟,向东转移到中原在淮阳建都,后来才挺进到汶泗流域在曲阜建都。史传神农氏传十七世而衰。神农炎帝既是伏羲之裔,必为华族,“少典妃游华阳”。华阳者,华胥山之阳,绝非西岳华山之阳;“姜水” 即羊水,非渭水流域。羊水即洋水,今称沭水,其水上游有多条源流,自西而东有浚河、蒙河、东汶河、沂河、弥河。学者多称弥河古称洋水,但笔者疑为浚河即姜水、羊水,因唯此河之源与岐山相近。其祖居地姜水,旧言在今陕西岐山,这应是“随姜姓之西迁”之地名,原始地应是今山东平邑境西北隅岐山乡的岐山庄一带,这里恰是蒙山太平顶前泗水上源的华族发祥地:西北为华胥山,西邻华渚,前为雷泽,东为夏族的祖居地。《山海经》说炎帝之女女娃“弱于东海”及在东海煮盐的宿沙氏“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的传说,均证明炎帝为东夷人。

袁珂《山海经注·海经新释》案:“然‘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常羊山便为炎帝降生之处。”《春秋纬元命苞》⑨云:“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常羊即尚羊,其与刑天断首之常羊、炎帝降生之常羊,俱在一地。刑天者亦犹蚩尤、夸父,奋起而为炎帝复仇,以与黄帝抗争也。常羊之北即是轩辕之国,盖轩辕、常羊一带均属黄炎斗争之范围。”据此进一步证明:蒙山太平顶前后及汶泗上游就是炎帝与黄帝、黄帝与蚩尤争战的古战场。华阳即华胥山之阳;西北是以龟山为中心的汶水上游轩辕之国;东为神农祖居地平邑岐山庄;西为炎黄大战的阪泉,即今泗水泉林;中为炎帝降生处常羊山。此地域恰位于雷泽湖北岸和西岸,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

蚩尤 《路史·蚩尤传》:“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说文》:“蚩,虫也,从虫。”甲骨,金文蚩尤二字为 或 ,也是龙的传人。蚩尤为东夷族军事首领,传其有81个氏族,9个部落组织,故史称“九黎族”。其创造冶炼,发明兵器,能万战万胜。《史记·五帝本纪》言黄帝与蚩尤同生于“神农氏弱,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伐”的时代,约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期。《初学记》卷9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音闹,泥坑之意)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关于黄帝与蚩尤之战,《太平御览》卷15引《志林》(晋虞喜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大荒北经》亦言:“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⑩。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又有古代神话传说述之较详。《太平御览》卷15引《黄帝玄女战法》:“黄帝与蚩尤大战,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泰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11,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庸城集仙录》又云:黄帝回归太山,王母遣使披云狐裘,以符授黄帝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数日后,玄女下降,授黄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大破蚩尤,并使黄帝升天。这些史料有惊人的相似,黄帝回归泰山求战法,更证明他本是泰山人。其战场也应在泰山、蒙山前。

南朝梁任?撰《述异记》亦杂叙蚩尤轶事:“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其俗遂为立祠。”《龙鱼河图》又言:“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音舔)服。”蚩尤族败后,一部分退往南方,成为云贵高原苗族的先祖;一部分归服于少昊联盟。于是少昊与黄帝结盟,黄帝在泰山大举会盟大会。

综合以上古史所言:蚩尤既为炎帝裔,其生地皆为泗水上游之常羊山,也是刑天葬身之处。蚩尤与炎帝祖居地同为一处,即姜水、羊水,亦今之沭水上游弥河,或谓今平邑境内之浚河。他都于营丘,后来周武王封姜尚于此建齐之都城。姜尚继承了蚩尤与炎帝的姜姓,所以齐人奉蚩尤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且为冶炼始祖,杂技始祖。蚩尤被杀之地有四个同地异名者:青丘12、涿鹿之野、冀州之野、凶犁山或凶犁之谷;死后身首异处。《皇览·冢墓记》:“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同。”《汉书·地理志》:“寿张,蚩尤祠在西北。”但《读史方舆纪要·东平州》及《封禅书·索隐》引《皇览》均言:“炎帝在曲阜,蚩尤葬汶上。”目前已知传说的蚩尤葬地:除山东有3处外,今河北涿鹿又有3处、河南1处。青丘、涿鹿、冀州、寿张、巨野皆在东方,而凶犁山、凶犁谷,笔者认为即后来者大舜帝躬耕于今泗水与平邑交界的历山(犁山)。因是被杀处,故前加“凶”字,并就近“葬汶上”,又恰在“伐空桑”周围。这说明泰山、蒙山前的汶泗流域不仅是炎黄与蚩尤互相争伐的古战场,也是三者建功立业之地。

张学海根据阳谷县景阳岗大型龙山文化城址而推断:疑即蚩尤之都,穷桑也应在此。2006年10月中旬贵州省苗族学会与阳谷县蚩尤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阳谷蚩尤文化研讨会”,北大教授民俗家段宝林、贵州苗族学会会长杨培德教授、阳谷蚩尤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梦华、山东大学教授张金光等皆认为:阳谷十五里园镇的皇姑冢与《皇览》中所记蚩尤冢完全相符。此地一直隶属于原寿张县境内,且唯其古墓独存。不管是汶上、寿张还是阳谷,皆不出泰山地区。

春秋后期楚灵王时13,南岳衡山祝融墓崩,得营丘九头图,即九黎族图。这是蚩尤族南下后的遗迹。

二、五帝皆在泰山、蒙山地区建功立业

五帝,史称传说时代的黄帝王朝,又称黄帝氏族,即指黄帝及其裔颛顼、喾、尧、舜。这个时代起自公元前27世纪,止于前23世纪,约500年。黄帝族裔均有上下承袭关系。《史记·五帝本纪》述之甚详:黄帝娶西陵国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依此而言,颛顼为黄帝之孙,帝喾为曾孙,是颛顼的侄子。帝喾娶陈绛氏女,生放勋,即黄帝玄孙尧;又娶耶訾氏女,生挚。帝喾崩后而挚代立,因政迹不显,而其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尧至年事高时,将帝位“禅让”给舜,舜自称黄帝九世孙,出自颛顼。这是黄帝五世之承袭帝位的简述。其年代以柏杨《中国人史纲·黄帝王朝世袭表》为依据。

1、轩辕黄帝

黄帝为人文始祖,其登帝位就意味着国家的诞生。炎帝为姜,黄帝为姬,均为伏羲裔少典之后,炎黄同族。黄帝为父系,当为大汶口文化中期,约5000年前左右,由军事民主制进入古国时期。《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其母)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

《史记·五帝本纪》开章即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聪明机敏),长而敦敏(诚实勤奋),成而聪明。”继而,述之甚详:“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为五帝之第一代,被道家和道教奉为祖师。创造与发明了人们所希望的古代文明及一切急需的房屋、衣裳、车船、弓箭、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大巨苍颉发明鸟兽文;隶首发明算术、容成发明历法等。传黄帝活到152岁,便离开都城,跑到陕西桥山下铸一大鼎,准备犒赏各部落酋长,但这时天空突降黄龙,接其白日升天,故将遗留下的衣冠埋于桥山下。

《史记正义》:“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路史》:寿丘“在曲阜东北六里”。因寿丘与少昊陵同为一地,故后汉宋衷和皇甫谧皆认为:少昊是黄帝子青阳氏玄嚣。

《史记正义》:“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山海经》、《淮南子》皆言,黄帝之都野位于“天地之中”。穷桑即空桑,在曲阜周围。李白凤《东夷杂考》:“穷桑即今曲阜东约四十里之地。”与泗水相邻,故王献唐根据《泗水志钩沉》指出:空桑“在鲁北泗水之阳。”丁寅生在《孔子演义》(198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首章言“黄河清圣人出”:其父母择空桑之地而生孔子,“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孔子生于尼山14下。泗水之阳恰恰是大汶口文化的诞生地,这又绝非是巧合。

从黄帝时代开始,奴隶制国家便已形成雏形,“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御览》79引《归藏》:“昔黄帝与炎帝争斗涿鹿之野。”又考炎黄之征及与蚩尤大战的地名,皆在汶泗流域。《淮南子·兵略训》:“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大戴礼·五帝德》:“黄帝教熊、罴、貔、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炎黄多次争斗而战于阪泉或涿鹿,旧史言:阪泉在河南扶沟或在河北涿鹿。何幼琦认为:黄帝时的阪泉在今临沂市区东,莒南县西南的板泉镇一带。考其先祖居地及其后裔居地,笔者以为当在雷泽湖西岸的泗水上游泉林一带最为合理。因此地之东为炎帝之祖居地岐山,北为黄帝族祖居地龟山、鳌山及蒙山太平顶前,西为黄帝诞生地寿丘和登帝位穷桑之地的曲阜。黄帝与炎帝、蚩尤曾大战于冀州之野的涿鹿,原以为在河北涿鹿,但据王献唐考证应在泗水流域:“涿鹿即山东春秋时之邾娄,为颛顼后裔居地,在今邹城市。因曲阜有洙水,远古时也就是邾娄故地。所以黄帝生于寿丘,以曲阜为都最为合理。”

再看黄帝之族徽。黄帝是有熊部落,“能”下有三点,即为“三足龟”,系龟族部落。《海外西经》有轩辕之国在“穷山(一作穷桑)之际(山南边),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袁珂案:“古天神多为人面蛇身,举其著者,如伏羲、女娲、共工、相柳、契窳、贰负等是矣;或龙身人头:如雷神、烛龙、鼓等是矣,亦人面蛇身之同型也。此言轩辕人人面蛇身,因是神子之态,推而言之,古传黄帝或亦当作此形貌也。”黄帝是以今新泰境内的龟山、鳌山及其东南方的龟蒙山而名的龟族。

龟山位于新泰市西南,为泰山群大型花岗岩,海拔496米,长2公里,宽0.55公里,孤立高耸,凌空飞峙。龟山曾载于《左传》“孔子以鲁权臣季桓子受齐女乐,而望龟山,遂赋《龟山操》以寄其愤。”周敬王二十年(-500年)夏,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今新泰谷里)。孔子相礼,齐人归鲁郓、灌、龟阴之田。这说明龟山之北即是至春秋时仍为齐鲁必争汶阳田中的龟阴之地。

《国语·周语下》:“我姬氏出自鼋。”郭沫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陈梦家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皆言“轩辕即天鼋”。所以轩辕是大龟天鼋的转音,齐人以天鼋为天主,奉为八神之首,所以“天鼋”即是黄帝族的族徽标志;道家以黄帝为龟蛇合龙奉为北方玄武神。所以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东夷人十分崇尚具有灵性的神龟之甲是必然的习俗。黄帝的“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完全承袭了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交尾”,即龙的传人。进一步证明:这里不仅是华族的发祥地,也是龙的诞生地。今与新泰相邻的泰安城东南房村镇的乡城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龙”命名的龙地、龙亭、龙邑故址。今新泰境内汶河上游仍有龟山、龟山店子、鳌山、鳌山庄、鳌阴、鳌山东店、南鳌阳、北鳌阳、龙山、九龙山、九龙庄、龙延、龙溪、龙庄、卧龙村、双龙村、二龙庄、老龙窝、五龙庄、青龙村、龙泉、龙王庙、龙女庙、龙池庙、龙埠庄、龙华庄、汶龙庄、龙凤庄等几十个古地名,此乃绝非偶然。

在某些古史资料中,根据《国语》“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而不研讨原居地,将西迁之地和族裔之地混为一谈,定为源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后迁有熊,即河南新郑。另一种则认为黄帝先东迁至河北,都于涿鹿,后又南下至山东。两说恰恰与历史真实进行了颠倒。后来《史记集解》皇甫谧曰:“皇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大明一统志》:“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更是推波助澜。由此而错误推论:黄帝故里在新郑;黄帝元妃嫘祖和次妃丑女嫫母也出生于此。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即今陕西黄陵县桥山下黄帝陵,这也应是黄帝族西迁后的祖居地之衣冠冢。或如《史记》言,黄帝在此承龙升天。道家也附会为“黄帝在桥山下白日升天”。其陵高3.6米,周长48米,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古轩辕黄帝陵”大石碑。山下有规模宏大的铜坊建筑群。2006年初夏,考古学家在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县铸鼎原,发掘了一座罕见的5000年前仰韶文化中晚期大墓,竟然还发现有成块麻布印迹。北大教授严文明疑为火葬后而承龙升天的黄帝陵。《一统志·曲阜》:“轩辕氏葬于此,在县东北二里。”恰是黄帝出生地寿丘。黄帝驾崩后回归故里是华夏族传统。

考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朝散大夫、尚书工部郎中、兖州仙源县景灵宫太极观公事王逵撰泰山《灵岩千佛殿记》可知:宋真宗赵恒“东封泰山、谢天书”后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在寿丘建景灵宫和太极殿等建筑1320多间,用地1800亩,相当于今孔庙3倍多。仙源即曲阜,王逵即是在曲阜奉祀轩辕黄帝的太极观祠主事道人,负责“岁时朝献”。这说明今少昊陵一带在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为寿丘,金人避孔子讳而改寿陵,俗称万寿山、万石山。《史记》“舜作什器于寿丘”皆指此地。故笔者以为万石山既是黄帝出生地,也是回归故里之黄帝陵。少昊陵应在其东北“亵丘”,又名“云阳山”。《山东通志》又云:“黄帝陵在枣庄。”

2005年7月2日《齐鲁晚报》刊载傅道津《五千年前黄帝从大汶口出发》的重要文章。文中披露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1991年在全世界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之际,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纪念专号刊登了一幅在美国纽约州易洛魁人15手中保存500年前的珍贵彩色鹿皮画——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此外还在77页上刊登另一幅同样引起轰动的彩色鹿皮画——蚩尤神风后归虚值夜扶桑图。该杂志在这种时刻,以这种高规格形式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早在5000年前就来到了美洲。祈年图上的大酋长之上方,画有黄帝族的族徽——“天鼋”轩辕星,这也正是轩辕的图腾徽识,所以中国学者认定大酋长就是黄帝,而且1959年在大汶口遗址发掘的133座墓葬中,有11座出土了一种叫地平龟的龟甲28块。但5000年前中国没有这种龟,据《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称:“所有地平龟属的化石种都只限于北美,现生种则分布于北美、中美两处,美洲以外的其他大陆上,从未有过化石种或现生种的记录。”《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周礼·春官》记有龟人掌六龟之属,若有祭祀,则奉龟前往。夏商周三代均源于黄帝,故均有崇龟的龟族徽识。

张小华在《中国历史上的太平洋人种》云:“在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和关岛上发现大汶口人遗骨的情况,与山东大汶口人遗骨对照,不仅拔牙和枕骨变形相同,而且身高也相同,都是1.72米。”李锦山《东夷原始宗教概论》:“这种习俗见之于我国东部沿海和南部地区的史前墓葬以及少数民族晚期墓葬,方志中亦不乏记载,是海洋性民族风格之一。各地凿齿的齿数、位置差异较大,但从渊源上考察,都不及山东地区早。”这说明大汶口人的拔牙习俗和枕骨人工变形早已在太平洋诸岛广泛传播,大汶口人飘洋过海也早已习以为常。进一步证明黄帝、蚩尤、风后都是大汶口人,他们从山东半岛出航,借用海流和风向,以高超的航海技术,携带着各种大汶口文化的先进信息沿朝鲜半岛绕入日本海,进入太平洋,然后借助北太平洋海流而直飘美洲。

此外,当今不断有媒体披露:在南美洲印第安人中发现了中国的先天八卦图及中国东夷人的凿齿和人工头骨变形等习俗和与之有关的遗迹等。这与纽约易络魁人手中的鹿皮画如出一辙,值得深思、深究、深考。

《帝王世纪》记之黄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姓者,氏族标记也。《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韦昭注:“而内二人为姬,二人为己,故十二姓。”

黄帝为姬姓,《古史考》又言:“穷桑氏嬴姓。”以黄帝为首的华夏族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空间逐渐发展壮大而成的血缘族团。《世本》、《大戴礼》证之:三代统出黄帝。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序》:“夏商周的祖先禹、契、稷都是黄帝的子孙。”大汶口文化就是炎黄时期夷夏民族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恩格斯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6第四卷中说:“血缘亲属关系是部落联盟的真实基础。”《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17:“美国易洛魁人部落联盟在表面上是建立在部落基础上,实质上是建立在共同氏族基础上。”《尚书》中的《尧典》、《舜典》所言黄帝之裔:尧舜禹、契、稷都先后在同一组织中任职共事,正符合这一血缘族团的历史。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18中所说的“易洛魁部落联盟”恰与尧舜禹时期相吻合。

2、帝颛顼

颛顼为高阳氏,距今约4500年前,是融合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之长,又高于其两者的河南龙山文化之代表,正处于阶级社会初期。《帝王世纪》:“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昌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金天氏之末,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首戴干戈,有圣德。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年而冠,二十登帝位,以水承金,位在北方,主冬;以水事纪官。始都穷桑,后徙商丘,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岁。”《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音闹)子曰阿女,生帝颛顼。”《世本》:“颛顼母蜀山氏之子,名昌仆。”《帝系》:“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仆氏,产颛顼。”古音蜀通淖,淖子即蜀山之子也。顾祖禹考证蜀山在宁阳,蜀亭在泰安城西,与杜预注《左传》“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相吻合。《吕氏春秋》:“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帝位。”《路史·高阳纪》:“帝立于穷桑,有穷桑之号。”他吸收西、北、南三方文化之精华,组成较完整的行政机构:重为南正,掌宗教管理;黎为火正,掌民事。颛顼生于若水,始都穷桑,后徙都于曲阜,又西进都于商丘或帝丘。19若水即汶水,而蜀山、穷桑为黄帝祖居地,均在蒙山西麓汶泗流域。所以曲阜东北至泗水两岸是少昊及颛顼的宗主国,均建都于此,也是黄帝氏族的原始祖居地及穷桑的发源地。商丘与帝丘皆在鲁西南西侧。

颛顼是东夷族首领,继承叔父金天部落(在曲阜)酋长已挚之位。已挚在位84年,因其默然无闻,史家未将其列入五帝。后颛顼继位,号称玄帝,在五帝中列第二位。他西进中原后融合羌戎族,成为部落联盟的军事大首领。他在执政中却作了一件让男子汉极为高兴的事:下令女人在路上遇到男人,必须先让路,否则流放蛮荒。他驾崩后葬帝丘。其后裔有8姓24国,在山东者15国,舜及陈、楚皆其后裔,因此屈原即称高阳氏为楚人之始祖。颛顼在登基前的长子是成国国君,历经五帝时期及夏、商,后被周所灭。其故址在今新泰市楼德镇柴城村,曾出土殷商时带有成国铭文的青铜器。《春秋》:鲁襄公十六年(前557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城。”《左传》:“齐师围城,成伐齐师饮马于淄者。”春秋时为鲁孟氏成邑,故址在今宁阳城东与泗水、曲阜相邻的灵山乡北故城、西故城和东庄乡南故城间,东邻西柴城村。今遗址有周至汉代遗物。

颛顼另子为穷蝉。《尚书·舜典》孔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史记正义》穷蝉“帝舜之高祖也”。《五帝本纪》:“自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其封于姑幕城,都址在今泗水县城西南金庄乡东西辛庄。附近有姑幕山,后讹为谷垛山。

在泰山、蒙山之前的颛顼后裔古国还有祝融、邾国、薛国、铸国、逼阳等。祝融在蒙山下,《海外北经》曾言“居钟山下”,东邻“共工”。小邾国在今滕县东南、枣庄市西北,故址即周朝时的倪国。2002年夏在枣庄市西北山亭区东江村,发现春秋时小邾国国君邾友父及其亲属墓群,位于都城遗址中部的东南方;城址东西残长125米,南北宽105米,夯土筑成,并有护城河。邾国有二:其一在曲阜东南与尼山之间的息陬(音邹)镇;其二在邹县南纪王城。薛国在滕县南薛河北岸,故城中心即今皇殿岗村,至战国时被齐所灭;铸国在今肥城汶阳镇东北,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汉代在此设蛇丘县治;逼阳在今蒙山南、枣庄市东南台儿庄西。

3、帝喾

《帝王世纪》:“帝喾,姬姓也。其母不觉,生而神异,自言自名曰俊,并齿,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而登帝位,都亳。以木承水,在位七十年,年一百五岁而崩。”,喾为颛顼之侄,高辛部落酋长,列五帝中第三位,在位71年。学者多谓高辛氏即有辛氏,为夏商古国,故址在今曹县城西北莘冢集,又叫莘仲集。甲骨与金文中的龙、凤皆从辛,反映莘与龙凤图腾的承袭关系。其地出土了从大汶口文化至商周文化遗存。喾虽都亳州,但从与颛顼是叔侄关系,又从“佐颛顼”而言,应为生于汶水。后葬顿丘20;又言“魂归泰山”,葬泰山。

4、帝尧陶唐氏

甲骨文为两土一人。班固《白虎通·号》:“尧犹也,至高之貌也。”即东方巨人。《说文》:“高远也。”站得高,看得远。喾逝世后,儿子姬挚继位,但不在五帝之列,在一次政变中被杀。于是挚之弟唐部落酋长伊放勋继位,号称尧帝,即好心的君主,在五帝中列第四位。《帝王世纪》:“尧伊,祁姓也,母曰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锐上,或从母姓伊祁氏。年十五而佐帝挚,受封于唐。年二十而登帝位,以火承木,都平阳。”《墨子·节用中》:“尧治天下,南抚交趾21,北降幽都22,东西至日所出入。”尧为帝喾之子,史言尧居于陶,都平阳,又徙都于唐,号陶唐氏。《竹书纪年》及《左传·哀公六年》载孔子引《夏书》言:陶唐居冀。冀即汶泗流域和河济间的古兖州地区。

今考,尧都并非山西临汾的西平阳,实为新泰一带,新泰古称东平阳。而定陶及西平阳则是其逐渐西迁之族的地名。今河泽市城区南为定陶,周武王曾将弟弟叔振铎封于曹地而建曹国,定都陶丘,故称“定陶”。此丘今称仿山,中有深沟叫阿谷,谷东葬振铎长子一支,谷西为次子一支,直至汉时仍有后裔达官贵人葬于此。传曹国25代君王均葬此。再加菏泽还有古巨野泽,周围古迹斑斑,所以某些学者也宣称“菏泽是三皇五帝”的发迹处。笔者考为三皇五帝及其族裔西进中原时的重要过渡地带。

帝尧徙都后的唐即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带。其卒于成阳或谷林,故尧葬于今菏泽城东北成阳。这里有尧城尧陵,历代奉祀,西汉、魏、晋极盛,至赵宋尚置守陵户守之。谷林在鄄城县城西南富春乡谷林苗圃,这里也有尧墓。今泗水县北境有尧山,山阳有尧陵、尧前庄,东临华胥国。清嘉庆间新泰知县朱钟在《游徂徕记》中有考证,更为可信。另外,在山西临汾城东北70公里郭村隅涝河北侧有唐尧陵,高50米,周长80米,前有门坊、殿亭等建筑。此即尧裔西迁西平阳城之虚。笔者以为汶泗流域应是其原始祖居地,然后在与之相邻的新泰建都,后称平阳城。鲁西南和河北唐县、昌乐唐地及山西临汾应是其族裔迁居后的居地,陵为祭祖的象征。尧在位期间,发生了一场空前可怕的大水灾,历时几十年。活动中心在济水流域,即今冀、鲁、豫三省边界,颛顼与喾的国都、陵墓均在此地区。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灌兜、凿齿、九婴、大风、封豕、长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灌兜,断长蛇于洞庭,禽封豕于桑林(即空桑)。”《尚书·尧典》及《庄子·在宥》均言:“尧放灌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危(在岱阴),流共工于幽都(岱阴),殛鲧于羽山。”

《礼记》:“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祝。”其故址一说即夹谷,在新泰谷里。在新泰境内的徂徕山礤石峪有巢父庙,地方志言:巢父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他,他不受,故隐于此山为散仙。这一传说,又佐证了尧都即东平阳城。《路史》:尧之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故址在今微山湖西岸高楼东南。尧生丹陵,丹陵即丹山,今名尧山,在潍坊市昌乐县西境;封于唐,昌乐县以唐为地名者五六处。《昌乐县志》:“县西北五里有尧子丹朱墓。”因那时迁徙无定,故在多处留有遗址遗迹,乃属正常之事,但其活动中心仍应是父辈所在的汶泗流域。尧退位,姚重华摄政,被儒家称之谓第一次“禅让”。

5、大舜

有虞氏,自称黄帝九世孙,东夷人。甲骨文: 。鸟头人身,与帝喾均称俊,以凤凰为图腾。《山海经》以为帝俊是太阳、月亮的父亲。日为俊鸟,即“以鸟载日”飞行的太阳神。《帝王世纪》详述其经历:“舜,姚姓也,其先出自颛顼,颛顼生敬康,敬康生勾芒,勾芒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虚,故姓姚氏,字都君,家本冀州。……二十始以孝闻,尧以二女娥皇女英妻之。耕于历山之阳,耕者让畔;渔于雷泽,渔者让渊;陶于河滨,陶者器不窳(音宇,粗劣之意)。尧于是乃命舜为司徒太尉,试以五典(五帝之书),举八凯、八元(指颛顼与喾皆有8个和善之子),四恶23除而天下咸服,遂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尧乃命舜代已摄政。明年正月舜始受终文祖,以太尉行事。舜摄政二十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舜年八十一,以仲冬甲子月次于毕,始即真,以土承火,色尚黄。以正月元日格于文祖,申命九官十二牧,以禹为司徒。舜年八十一即真,八十三而荐禹,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政五年崩,年百岁也。”《孟子·离娄》:“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赵岐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清代焦循《孟子正义》引《温故录》:“孟子亦据舜生而言东也。由此推知历山、雷泽、河滨,与夫负夏、寿丘、顿丘之皆在东土,斑斑可考。”《尸子》:“虞舜灰于常羊,什器于寿丘,就时负夏,未尝暂息。顿丘买贵,于是贩于顿丘;傅虚卖贱,于是债于傅虚,以均救之。”

舜之出生地主要有四说:其一,在诸冯,即今平邑县城西北凤凰庄,至清末仍称诸冯庄,据舜帝庙村70岁村民陈现友听祖辈传“舜生诸冯”;其二,在平邑县城东南铜石镇,有北诸冯、南诸冯和诸冯铺3个自然村;其三,为姚(桃)虚,在与凤凰庄相邻的泗水县境内;其四,旧言诸冯在菏泽或诸城丹土。笔者考证:当为平邑县城西北的诸冯村及与之相邻的泗水境姚(桃)虚,最为可信。这里恰恰是《墨子·尚贤中》所说“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的雷泽湖岸边,也就是舜之初都城址,后迁今肥城都君庄。清嘉庆、光绪年间《肥城县志》:“都君庄在城西四十里衡鱼,相传为帝舜成都处。”这里恰巧还是史圣左丘明的故里和终老之地。

诸冯村和姚(桃)虚背依泗水与平邑交界的历山;其东北有古时所建舜帝庙,内奉大舜和娥皇、女英二妃,前有舜桥、舜井。庙毁于“文化大革命”中,但桥与井依然如故。笔者近考其庙,位于历山东南舜帝庙村西北,坐北朝南:正殿五间,明三暗五,配殿三间;四进院落,三重山门。大殿前建马棚,塑白马为保护神。据凤凰庄81岁的朱玉臣和舜帝庙村陈现友言:殿内供舜皇老爷、舜皇小姐及其妹(即娥皇、女英)。原庙占地十余亩,今见遗址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60米。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村内发现金代大安元年(1209年)重修庙碑,文曰:“创建久远不可考。”《费邑古迹考》亦言“立庙于斯,其由来远矣”。庙前为石拱桥,桥下俗称是“铁帮铜底”的跃鱼沟,又称跃牛沟,为浚河上游支流。传说当年大舜在此沟中耕地时,这边耕那边就被水冲坍,越坍水越涨;那边涨满了再到这边来耕,翻来覆去的不断耕作,一直向东北耕到18里外的村庄时,牛梭头突然崩裂了,落到了东西北三个地方。所以这里有四个与此相关的奇怪庄名,即落犁庄和东、西、北三落犁。桥西头是舜帝庙村,村内有极为古老的舜井。据村民传,凡是掉落到舜井里的物件,都能到西边的泉林里去捞。这与雷泽中的漏舟湖传说同出一源。所以平邑县博物馆馆长王相臣在《历山、雷泽考》中言“漏眼之说与传说中的舜井比较吻合”。另外,这里还遗存着很多与凤凰、凤凰山、凤凰蛋有关的古地名及传说,这显然与鸟头人身的大舜图腾有关。

笔者在桥东头地边上,捡到了很多地表文物:商周鬲足、春秋战国器皿残块和大量汉代布纹瓦及瓦当残片等。在桥西南方有古遗址,多为汉代碎瓦堆积层,东西250米,南北200米,四周为壕沟,笔者疑为古城遗址。

诸冯村西邻泗水境内的舜之高祖穷蝉国故址和传说为舜之另一出生地姚虚。泗水之历山即舜之初耕之历山,位于雷泽湖南岸,海拔251米,属低矮的丘陵地,自下而上今已辟为农田,说明自古宜于耕作。历山下有历山村,传为舜耕之地。《泗水钩沉》云:“历山在治东七十里……附近有诸冯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台。”元代《舜帝庙碑》:“出泗水县治,溯朝阳而行,八十里之遥,有山曰历山,世传为舜帝所耕之地,其旁九男之渚,二女之台,遗迹者甚多。”千佛山之历山当为北耕者之历山。至于其他历山则多为附会或族裔迁徙后的“克隆”地名。负夏在曲阜一带。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先秦卷》24认为:“在今山东泗水县境内。”鸣条,原有三说:一在河南商丘东或开封东南陈留,即商汤伐夏桀战于鸣条之野;二在定陶西;三在山西运城安邑镇北。今据《国语》“汤代桀,桀与韦、顾竭扬威汤于莘之虚”和《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女戎之虚,桀败于鸣条”,当在莘、戎之间,即今山东曹县一带。河滨,《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也言在此古黄河边。但这里一直是尧舜时期的洪水重灾区,一片汪洋。而泗水在古代是黄河泄洪的重要支流,曾被称为“河”,且至今泗水县柘沟镇一带仍以“陶乡”著称。再从考古资料看,菏泽的龙山文化遗址少而小,而泗水上游地区的典型龙山文化遗址却多而大,此当为舜之“陶河滨”之地。所以《周礼·考工记》“有虞氏尚陶”、《韩非子·难一》“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

大舜一直活动于黄河下游和汶泗流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舜子季僖封地缗国,故址在金乡县城东北;尧时洪水后,舜赐姓董者封于,故址在定陶县城南,汤灭夏后又在此建曹国。历下学者徐北文考:舜之后裔姓氏在山东境内就有陈、田、车、陆、孙、姚、袁、敬、司徒、虞等30多个。《左传》:舜流四凶族“浑沌(即伏羲氏裔)、穷奇25、木寿 杌26、饕餮27,投之四夷,以御离魅。”北宋曾巩任齐州知州时考定:今千佛山是舜之历山。他在趵突泉畔特建泺源堂和历山堂,并作《齐州二堂记》:“耕稼陶渔皆舜之初,宜时同,其地不宜相远。”

舜在位48年,南巡至湖南而崩,葬九嶷山(今宁远县南),陵前有“帝舜有虞氏之陵”大石碑。《孟子》言其“卒于鸣条”,怎么又葬湖南呢?显然又是族裔南迁所为,或实为传说。南宋王应麟《困学记闻》言:“舜死葬近莒之纪城。”尚可半信半疑,而最可信的是《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岳山即泰山,生于斯而葬于斯。

史载,尧重视政权建设,首创“以岳名官”之举,设“四岳”主管方岳之事,即分掌四岳的诸侯,以此为统帅此地区的部落联盟。所以史学家称尧舜时期为“四岳十二牧”时代。然后“禅让”给舜,舜就是在“四岳”的推荐下接任联盟集团共主。后来他又按“四岳”之意,又将大权“禅让”给大禹,黄帝王朝灭亡。

三、夏、商、周三代之祖均源于东方

中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考古学家俞伟超在《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中说:“如果四千多年前不发生这次大洪水,我国最初的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以王国维为首的很多学者均言:夏、商、周为黄帝之裔,皆源于山东。

1、夏朝

禹略与尧舜同期,为光照历史的关键人物,约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继承舜的“禅让”,导引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初期,既是军事民主制的君王,也是夏王朝的开拓者和始祖。因尧命鲧治水9年未成而被殛,故又推举禹继父业。禹继舜位8年,百岁时南巡会稽而崩。其子启继位,为夏王朝第一代君主。

《说文》:“夏,中国之人也,引伸之意为大也。”夏在金文中像一个高大威武的人,中国、中土原指泰山、蒙山地区。这说明:这个高大的人就是东夷人。

禹之父名鲧,为颛顼之孙。《大戴礼·帝系》:“鲧娶于有莘氏之子。”《集韵》、《韵会》:“有莘女生禹,名女志,一名修已。”有莘即高辛部落帝喾之后裔,与夏联姻。甲骨文、金文之“龙、凤”皆从辛,金文“禹”又为龟蛇相变形,这既反映了相互融合的关系,又证明原本就是一个族团。《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故华夏、华夷本为一家。

《连山易》:“鲧封于崇国。”《国语》称禹之父为“崇伯鲧”,禹为“崇禹”。“崇”即崇山峻岭之意,汉之前以“崇”为“崧”,高大之貌,非指专山。但在东方,崇山即蒙山。《诗·大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岳山即泰山,显然原来是颂泰山,后来因尧舜禹时期的洪水,迫使东夷人再次西迁,将东方的“崇”与“崧”移植到中原,成为今之河南的崇山与嵩山及陕西西安之崇山。今泗水县城东大黄沟乡城子顶村一带就是夏的崇国故址——?(音察,小土山)城。东邻平邑,北有华胥国故址,南有大崇义、小崇义之古地名。《太平寰宇记》:“?城古崇国,在泗上。”

《国语》又言:颛顼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犬,白马生鲧,尧封鲧为“崇伯”。雷泽湖东有白马庄,西北即崇邑故址,舜帝庙前祀白马。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六十一,命崇伯鲧治河。”顾祖禹认为:羽山即马陵山。《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杜预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中国历史大辞典》:“相传舜杀禹父鲧处,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均指此处。《禹贡》:“蒙、羽其艺”、“羽畎其翟”。蒙即蒙山,羽即羽山,畎即田间,翟即所产美丽的野鸡。言自蒙山至羽山一带是夏的势力范围,并受到夏、商、周三代帝王的祭祀。所以《左传·昭公七年》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今蒙山前古祭台遗址斑斑,有北近台、南近台、东近台、西近台、武台、保台、铜台、黄台等。另外还排列着18个名字中带阳的村庄:大三阳、小三阳、武阳等。

笔者近考,羽山在今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羽山村东,山阴东北属临沭、西北为郯城。其山为大型花岗岩体组成,山上有温泉,传温泉龙宫的宫女能为百姓治恶疮。据村民何庆战言:羽山上有三缝石,是大禹治水时砍的三道痕;东头有望海楼,当年大禹在此望东海;东南还有鲧池,传为禹疏通河道的遗迹;东北方与山前叫殛鲧泉,也叫老海眼,是禹王父鲧被殛处,也称羽渊。村民还传禹王墓在山上,几年前山体滑坡,曾发现古墓,上边是大石头,下边是一层厚厚的沙,沙下为墓,出土了帽顶子、兵器和平盘之类,文化站的朱金龙同志送到县上去了。笔者今登羽山巅见巨石,2007年刻面南大佛头,并有大字题刻“福如东海”。

1965年在蒙山东麓的费县上冶台子沟出土了两件西周初年的铜鼎礼器,其一铭曰:“余子氽之鼎,百岁用之。”余即徐国,为蒙山的徐族所建;氽即徐,湖北学者徐显之在《徐国纪略》中考为徐之二十九世孙、二十八代君王,建都于蒙山前平邑与费一带,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徐族为上文所提:少昊玄孙嬴姓伯益之裔。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曾点评:“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南开大学教授、先秦史学家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28中对太史公之言进行了诠释:“嬴姓诸侯如奄、郯、徐、费、莒、黄、江、终黎氏、菟裘氏等等,都分布在今山东南部、河南东端及江苏、安徽北部一带,则《史记·秦本纪》所述秦的远祖从东方逐渐西迁的史实,必为可信。”今费县西北的东、西费村即其祖居地之一,这里有徐国一至七世祖的遗址。今郯城北、205国道西侧,故址约1.3万平方米,中有土冢,高约5米,今称豹公墩,为徐国第五代国君徐豹及后来者数十位国君之墓,为徐国的又一根据地。当西周初伯禽伐徐戎、淮夷于费时,徐国受重创,不得不南迁至今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至周穆王时,徐偃开拓疆域方500里,朝者36国,遂遭穆王命楚伐之。偃王败走徐山,即稳定于徐州以南地区,公元前512年被吴所灭。

《淮南子》:“禹生于石。”泰山南麓有石汶河,为汶水五大支流之一。石汶畔今泰安山口镇有古地名“禹石汶”,再结合崇山即泰山或蒙山,此处当是禹生之地的重要疑点之一。西羌也,山东西部姜姓族也,修巳故里。据王献唐考,泰山东麓莱芜一带,古有姜姓在此居住,系禹母之族。后来夏族一部分东移,渐至山东半岛;一部分南下至夏丘,即今之兖州一带。

《帝王世纪》:“禹母曰修巳,生禹于石纽,长于西羌,西夷人也。”西汉著名学者杨雄《蜀王本纪》:“禹本崇山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剖背而产高密(即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水经注》:“禹生于蜀之广柔县石纽村。”即今之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石纽山下石纽村。

1992年及2007年,在北川召开了全国“大禹文化研讨会”,决定在此建立“大禹文化研究基地”。这是史学界的盛会,值得庆幸。但禹之父子一直在泰山地区治水,其祖其裔均在泰山地区的龙山文化圈内,怎么会生于蜀地?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传说时代》中就很不理解地说:仅从传说大禹治理“这九条河流29的数目上就使人大大的震惊。从黑水30到长江口,航空距离有三千公里之遥,仅仅徒步游览一周,恐怕都需要几年时间。而且此时还没有铁器出现,完全依靠烧石浇水的原始方法去开山凿洞,姒文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十三年之内,完成这么多艰难工程”。笔者考证认为显然是祖居于泰山、蒙山前蚩尤之裔——祝融氏的蜀族南征后的结果。罗泌《路史·前纪》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融,古谓烛融,承袭蚩尤之虫;蜀族即蜀山氏,在甲骨与金文中是长着一只大眼睛的虫或 ;禹母为有莘氏之女,有莘即帝喾高辛氏。

徐旭生认为:“大禹主要治理的是黄河下游水患,以冀州为中心,施工最多的地方在兖州。”2002年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在海外文物市场收购了一件西周中晚期名遂公?的青铜器,首次发现大禹治水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享)民,成父母。”这与古籍资料所言完全相符:上天命大禹规划土地,顺着山势疏浚河川;根据土地差异,征收贡赋,使民众下到平地,对民监察以德,因此禹受到配天之享,成为民之父母。遂公即遂国国君,商汤时建国。他即是曾与神农作过战的斧燧氏之裔,也是舜之裔,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被齐所灭。今宁阳北境有古禹王庙,千年古柏参天,西邻白马庙村及夏庄,唐代之前称其地为禹王村,传为大禹出生地。这一带恰恰是顾祖禹所考的禹之祖父颛顼母蜀山氏之子昌仆的居地。与之相邻的今肥城市就是当年夏代的肥子国,而东邻泗水有崇国故址、新泰有禹城和夏家庄及翟镇、平邑和泗水则是夏的卞明国故地。这证明禹之父子乃至祖辈,其出生地及其居地仍是汶泗流域。

颛顼少子阳,在泗水之南的微山湖东岸薛河流域建立任姓部落联盟。夏初,阳的12世孙奚仲正式建薛国,任为国君,又是夏王朝中央官吏的“车正”,故史称“奚仲造车”、“奚仲为夏车正”,都城故址在今枣庄市薛城。后曾迁都于邳,即今微山县夏镇西北 灌城镇。奚仲12代孙仲虺又还都薛城。仲虺之后为臣扈,任商代第十五大戊之国相,又将都迁回邳;又一国君祖已任商23代王武丁之国相。春秋后期迁都下邳,即今徐州市东南古邳镇东,降为宋的附庸,约公元前350年被齐所灭。又据《太平御览》卷82引《蜀王本纪》:“夏禹生地在四川汶山,广柔县人。”此乃系夏后之裔进蜀后的演义。

《史记·夏本纪》:“禹行自冀州始”、“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禹曰:予娶涂山,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有成水土功”。大禹治水及考察是从帝都冀州开始的。冀州,古九州之一。《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山海经·大荒北经》郭璞注:“冀州中土也。”顾炎武《日知录》:“古之天子帝居冀州,后人因之,遂以冀州为中国之号。故书皆称中国为冀州,或曰中土。”汶上县古称“中都”。今与宁阳禹王村相邻的新泰境内有禹村及禹氏家族,族人均言系大禹后裔。

大禹接受鲧治水无功而被诛的教训,三过家门而不入;娶涂山氏女第四天便离家治水,所以才取得成功。涂山氏为古部落名,在涂山,禹曾在此大会诸侯、铸九鼎。史言在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境内,或言在四川重庆真武山。《国语·鲁语》所言:“禹致群神于会稽山”、“禹葬会稽山”;《史记·封禅书》引《管子》语“禹封泰山禅会稽山”即指蒙山。《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说明禹在涂山会盟诸侯,已是部落联盟首领。

《夏本纪》又言:“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阳城在今沂南县。《世本》亦言“禹居阳城”。其北有箕山,在今莒县北端齐长城下;山之阳曾是三代箕之国都及汉之箕县故城。《夏本记》:“益让帝禹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箕国,姜姓,其贵族长期在商任职,与周王室也有联姻,亡于战国初。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也有箕山,应是后裔的借用名。

《史记·殷本纪》引商汤之语:“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东为“江”非专指长江,郭璞注《山海经·东山经·泰山》释江:“一作海”。石泉在《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中释江为沂水。证明禹一直活动在泰山、蒙山一带。北大考古学家严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31:“夏的四至就是大禹治水的疆域。”2007年夏,笔者为考察当年大禹曾在沭河疏通河道,在今郯城镇正东、马陵山南头的沭河大桥头,眺望东北方,为风光旖旎的“禹台柳莺”自然景观。这里便是《山东通志》所言的“禹凿山口处”及《水经注》所云“禹凿马陵山以通沭河”之地。由窑上村民72岁的杨恒福老人带领至现场:山口恰处于马陵山南端,北岸为山南头村,原有高崖,后凿毁建房;南岸石壁高耸,高80余米,顶为钓鱼台,有石桌、石床、石鼓,传为禹筑石台,这就是著名的“禹王台”,今属江苏省。此山口宽约200余米,即是禹王疏浚沭河的佐证,凿之痕迹十分明显,中央已成为冲积土丘,被北岸南头村和窑上村村民辟为农田,但东侧依然是沭水汤汤。其河谷东岭为汉墓群,再东约10公里即为羽山。泰山周围也留有很多大禹治水的遗迹:泰山东北麓济南东郊有龙洞山,又名禹登山,传大禹治水功成后登山以观;东麓今莱芜市东北和庄之北有禹王台,南有禹王山。禹王台上有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虞望山泰山行宫记碑》:“莱邑虞望山即原山也,然山以虞望名者。山有二峰:东则神禹祠,西则泰山行宫。”后来,文史学家将禹演绎成到全国治水的禹王了。所以《诗经·谷风之什·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高峻的终南山呀,也都是经过禹的治理啊!

禹继舜的王位后,“禹任皋陶、伯益以国政”。伯益为东夷族鸟夷的首领,少昊之裔,被舜命为当时的“九官”之一的虞,负责治山泽、调驯鸟兽,因“始食于嬴,为嬴姓”(《路史·后纪七》),封为嬴姓部落酋长。后来又佐禹“平水土”,发展畜牧,开垦土地,发明凿井之术。由于他功绩卓著,“禹尝荐益于天”而被选为大禹的继承人,并“封之百里”,其封地嬴城故址就是今莱芜市西北瀛汶河上游——羊里镇城子县村一带。嬴在殷商为封国;春秋为齐之嬴邑;秦为嬴县,济北郡治设此;汉武帝封泰山时“割嬴、博二县为奉高”,专祀泰山。

《竹书纪年》载,禹子启即位于夏邑。后来南下西迁,所以今之安徽省砀山县内及河南东部仍有夏邑之古地名。春秋时临沂北有禹邑,又称“启阳”或“开阳”,即禹之邑,启之都也。今县级《临沂市志》载:“公元前11世纪初,禹国建立,城址在今南坊镇禹之古城村,国君系子爵,云姓,夏后氏之裔。公元前492年,鲁国大臣季孙斯和叔孙州仇,率领军队修筑启阳城,城址在今临沂旧城区……公元156年,避汉景帝刘启讳,启阳城改称开阳城。”今临沂市城区东有禹屋,城东南有禹王城古地名。《沂州府志》:“临沂古有康王射箭台。康王即禹之孙太康或少康。”春秋时,在苍山县内有曾邑,传为少康之子曲烈的封地。原来东夷族有穷国之君后羿,在夏初夺太康政权,后被其相臣寒浞(音茁)所杀,并夺其妻自立为王,生二子:寒浞封长子浇于过,在今掖县北;封次子壹于戈,在今潍坊寒亭。夏时的方国居于今山东省境内的还有:寒浞居地寒,在今潍坊东北;少康平定寒浞后置牟娄国,在今莱芜;禹之后观国,曾因起兵叛夏而受到征伐,在今莘县观城镇西;夏王相被杀之地斟灌,在今寿光县城东北;卞明国有两个城址,东卞桥在平邑境内,西卞桥在泗水,今有春秋至汉的卞城遗址;肥子国在肥城北;鄣在东平章城集,《春秋》载庄公三十年(前664年):“齐人降鄣。”谭在章丘城子崖等。另外,夏禹召见少昊后裔防风氏时,因迟到而被杀,董楚平在《国语防风氏笺证》32中认为:禹杀防风的地点“也应该在山东泰山附近”。

夏桀失政,汤与有辛联盟欲灭夏,娶其女为妇。《列女传》:“汤妃有辛氏女。”并聘有辛国人伊尹为谋臣,任以国政。商王曾多次娶有辛女为妇,甲骨文中称“妇先”,而“先”、“亚先”、“先伯”均为辛人在商的官员。

孔子曾言:若研究夏之礼,要到杞国。杞为夏侯,至春秋战国时,东夏侯之国仍在今新泰市境。商汤灭夏封少康之后于杞,在今新泰境;周重封之杞在雍丘,今河南杞县。

《国语·周语》:“昔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祝融即蜀族,是夏氏族之一,原在蒙山下,后到泰山下。《左传·宣公十八年》:“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博县即后来的泰安县。《读史方舆纪要·泰安州蜀亭》言“在州西”,即今泰城西道朗镇境内。

《国语》:“禹葬会稽山。”即指今蒙山。而南迁的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县城稽山门外有禹陵,旁有禹王庙,殿宇宏伟,内有禹碑。今羽山百姓传禹墓在禹山。泰山地区即包括蒙山,笔者以为禹陵当在蒙山前,惜无遗迹。

2、商朝

《列女传》:“简狄者,帝喾之少妃,有戎之女,浴于玄丘之水,有玄鸟衔卵而坠,五色,简狄得而吞之,遂生契。”故《诗经》:“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图腾为凤,又称玄鸟。商之祖为契,是帝喾次妃简狄所生,少昊之裔,曾任舜时教化人民的司徒,也曾助大禹治水。商的早期活动均在泰山蒙山前,其居地为蕃,即今滕县一带;先都于亳,后迁于泗水、泰安境内;再迁于殷,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地,故史称殷商。亳与殷均处在泰山文化核心区之内。

《帝王世纪》:“殷出自帝喾,子姓也。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竟感以乙日生汤,故名履,字天乙,是谓成汤帝。丰下锐上,皙而有髯,倨身而扬声,长九尺,臂四肘,有圣德。诸侯不义者,汤从而征之。将伐桀,先灭韦顾昆吾,遂战于鸣条之野,桀奔于南巢之山,汤乃即天子之位,以水承金,始居亳,为天子十三年,寿百岁而崩。汤娶有莘氏女为正妃,生太子丁、外丙、仲壬。太子早卒,外丙代立。”皇甫谧云:“商之享国也三十一王,是见居位者实三十王,而言三十一者,兼数太子丁也。自汤得位至纣,凡六百二十九年。”《残义损善》:“纣败于牧野,悬首白旗,从黄帝至纣三十六世。纣二年纳妲己,二十年囚文王,三十年武王观兵于孟津。”殷之后目夷氏,又称墨胎氏,即墨子之祖,在滕县南,古有目夷亭。

郭沫若《中国通史》第一册33、杨向奎《夏民族起于东方考》34、徐中舒《殷商史中的几个问题》35、王玉哲《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36等均考证:商源于山东;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37“殷为东夷民族,在中国史学界已成定论”。《毛泽东与山东》38载:1952年10月底毛泽东到山东休假时,曾对许世友讲山东历史:“西周和春秋时,这里就属于齐、鲁、曹、滕等国。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都‘亳’,在今天的曹县南。商的始祖契在蕃地就是今天的滕县住过。商代早期的活动在今天的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契传到孙(相土),势力达到今渤海一带,定都泰安。商也曾在泗水建都,直到商第20代君王盘庚时迁都到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商之远祖发迹于泰沂山区南侧,商族与东夷族有血缘关系,商的鼎、豆、壶、?、觚等礼器是由大汶口文化中同类器物演变、升华而来的;商的殉狗、崇尚龟之习俗,也滥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泰安大汶口、诸城前寨、莒县陵阳河等发现的图象文字被甲骨文所承袭。故而三代均有承袭关系:周袭于殷,殷袭于夷礼也。

夏初,商的活动中心在泗水及兖豫平原东南,古为沼泽、湖泊,契之六代孙冥曾在此排水辟农田,故《国语》:“冥勤其官而水死。”太康失国,后羿夺其政权期间,契之孙相土便依托泰山,在汶河两岸今桥沟村至满庄镇一带建商王城和东都。《魏书·羊深传》:博县有商王村。到北宋初年,史称“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石介就出生于徂徕山下的桥沟村,他即称此地为“商王城”;满庄西北有淳于村,这里有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并出土了商代铜器。《国语》有“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之句,自契至汤,与夏并行发展,历经400多年的奋斗,终于建立了商王朝。

商之初,封少康之后于杞。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先生根据新泰出土的杞器及淳于戈、印等认为:杞分两国,商杞在新泰,周杞在雍丘。因周王朝不能扼制淮夷入侵,杞难以自保,即迁至今鲁南滕州一带。又因滕为小邾国的领地,故不久后又被迫迁回新泰故地。所以清道光、光绪年间在新泰曾出土了一批杞伯所作鼎、簋、壶等10件青铜器,其铭文与滕州出土之铜鼎基本相同,应是在此重新定居后所为。时至春秋初杞在新泰约历两代:杞武公前不断遭受鲁伐,又迫使武公东迁诸城附近,公元前719年,莒国出兵夺取杞邑牟娄39。为再避莒之侵扰,武公再北迁,于公元前707年灭州国,以州都淳于40为杞都。后再度迁缘陵(昌乐、安丘之间)。有的学者认为:缘陵也在今新泰境内。泰安日报社副总编姜华以为:“晋平公因母为杞国之女,故对杞大加扶持,公元前544年晋召齐、鲁、宋、卫等10个诸侯国,确定为杞修筑淳于城,杞复迁回淳于而定都于此,后遂被东夷族所同化。”1958年在新泰城区内又出土了“叔父癸”商鼎,是史书未载的叔国故址。

商时,在泰山地区还有众多的方国,如长勺、爻、纪、寺、于陵、诸、箕、菟裘、蜀、微、黎、薄姑、嬴等。长勺居地在今莱芜见马乡杓山,被周公东征时所灭,西周、春秋时为鲁邑,鲁庄公十年(前684年)著名的“长勺之战”就发生这里;爻在沂蒙山区,现代《易经》大师刘子衡即言《易》为东夷人的杰作,组成八卦的“爻”应与此地有关;纪国,甲骨文为已,在今日照市石臼所南,后迁寿光城南纪王城;奄在曲阜城东;寺国,原史料记为在今济宁南郊唐口镇寺固堆,1995年在长清县五峰山镇黄崖村仙人台发现商周寺国贵族墓地,墓中腰坑、殉犬均为商人葬礼习俗,寺之故地应在此一带无疑;于陵在邹平东南小临池村东北;诸在诸城西南潍河南岸;箕城址在莒县北东莞镇齐长城之阳大沈刘庄一带;菟裘在新泰市楼德镇西;蜀即祝融后裔,在泰安市道朗镇,另一族裔分支南迁到四川成都;微在东平新城区西;黎在郓城城西;薄姑在博兴县城东南;嬴在莱芜市西北15公里的城子县村。

西北大学林剑鸣教授《秦史稿·秦人早期历史探索》(1981年出版)将秦与殷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有三个共同点:均奉玄鸟为图腾崇拜;皆系以狩猎、牧畜为主的游牧民族;墓葬形制雷同,秦循殷制,不敢僭越:秦公大墓中只有诸侯级中字形和甲字形,而无天子的?字形,证明其祖先同属一个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3、西周

周的始祖是后稷,叫弃,为帝喾正妃姜源所生,姬姓,舜时曾任主管农业的稷官。《帝王世纪》:“周,姬姓也,文王始修政,三年而天下二分归之。入为纣三公,年十五而生太子发,文王九十七而崩,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二年,观兵至孟津之上,四年始伐殷,为天子,以木承水,自丰徙都镐。武王崩年九十三,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后稷三世孙公刘时才定居于陕西旬邑,又传九世定居岐山之南的周原。周武王登基后,追思先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国,封黄帝之后于祝国,尧之后于蓟,舜之后于陈,禹之后于杞。与此同时,还给灭商的功臣谋士封官进爵:把曾与禹一起治水有功的师尚父封营丘,国号为齐;把弟弟周公旦封曲阜,国号为鲁。这时,在泰山周围还有阳、州、刑、戎、夷、成、极、茅、郜、郭、根牟、曹、聊等国。周公旦辅佐武王灭纣后,武王崩而成王幼,周公摄政,故让其子伯禽任鲁之国君。但其兄弟管权、蔡叔等不服,纣王之子武庚便乘机与其串通,并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等邦国发动叛乱,妄图复国。于是周公毅然东征平叛,诛武夷、杀管权、流放蔡叔、偷袭准夷。获胜后,东北地区的息慎族还前来朝贺。由此可知,当时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尚书·序》:“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曲阜东部交通受阻,于是伯禽率师经平邑北部东伐,在费地41作誓师之辞,大获全胜,由此占有徐、淮等大片东夷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言:“周兵入纣都,大有俘获,据说光是宝玉佩玉就多至十几万块。”说明周文化是与商文化的高度发展密不可分。鲁国正因“据少昊之虚”和“因商奄之民”才取得重大成就。

西周后期至春秋,各诸侯国争斗不息,周天子势力渐衰,齐鲁崛起于东方,泰山文化重新步入辉煌时代,泰山、蒙山地区又成了华夏大地的政治文化中心,诞生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一代文圣孔子、兵圣孙子、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医圣扁鹊、乐圣师旷、和圣柳下惠、名儒林放、名相鲍叔牙以及诸子百家、黄老道术、五行之说等,极大的丰富了泰山文化的内涵。

黄帝时建“万国”,尧舜禹“万国为治”,商周“三千诸侯大会”、“千七百七十三诸侯”。《荀子·议兵篇》:“古者汤以薄、武王以镐,皆百里之地也。”由此可知,五帝及上古三代时诸侯国很小,他们不可能远征千万里,是其后裔代代相传,前仆后继,才西达黄土高原,南进长江流域,北上辽东半岛,故而好多东方古地名、族名、国名也因东夷人的迁徙而多次被“克隆”到他处。

四、从系统学、考古学的角度佐证泰山、蒙山古史

钱学森、沈大德、吴廷嘉在《用系统科学方法使历史科学定量化》42中说:“系统学和系统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化和深化。它的出现和建立,使我们多了一个新的工具,能从宏观的角度,透过极其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运动,以及各个要素间内在有机联系。”这为我们研究泰山和蒙山史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1、三皇五帝及三代之祖的共性和承袭关系

从古代的凤鸟及龙、蛇、龟等的名称、姓氏、图腾、族徽来看,都崇拜太阳神。太阳就是凤鸟,蛇和龟即是龙。如伏羲、太昊的名字就是太阳神,姓为凤,图腾为龙,这就是“龙凤呈祥”的来源。炎黄为伏羲裔,故炎黄及其裔或为龙,或为凤。黄帝裔帝喾为高辛氏,又称有辛,禹之母就是有辛氏女,所在金文中“龙凤”皆从辛:。蚩尤之名称在金文中就是“虫”—— ,舜就是鸟首人身—— ,禹也是虫—— ,说明炎黄之裔都继承了伏羲女娲的基因。他们为什么都崇拜太阳神和龙凤,因他们是东方人,即东夷人。“东”的繁体字是由“木”和“日”组成,即日出扶桑;扶桑树上原有凤鸟载十日,后被后羿射下九日而留其一来保护人民,成为万物生命之源。“龙”者,东方为苍龙星座;“夷”者,由“大”和“弓”组成,即东方巨人善射弓。大汶口男子平均1.75米,与同时代的半坡宝鸡组相比高出5厘米,这就是山东大汉的由来。

从出生地与祖居地来分析,他们皆以泰山、蒙山前的雷泽和汶泗流域为中心,不断向四周扩展。其原始都邑亦多在古冀州地区的穷桑、曲阜、陈、亳等地,墓葬多在泰山、蒙山下。《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喾、尧、舜葬于岳山。”岳山即泰山。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中宣称:“上古史中的陶唐、有虞及夏、商、周之祖竟无一不葬于泰山者。”再从“五行相生”而言:太昊以木德承水,主东方;神农以火德承木,主南方;黄帝以土德承火,主中方;少昊以金承土,主西方;颛顼以水承金,主北方。然后是帝喾、尧、舜、夏禹、商契又是一个金木轮环。尔后周稷再以木德承水,主东方,直至秦皇汉武,……周而复始。故古人视“五行相生”为“母与子”的一脉相承关系。

2、近现代史学家研究成果与司马迁的观点趋于一致

关于这一课题,因年代久远,古氏族部落又迁徙无定,故使历代史家对其稽考或注释各相径庭,为今人之研究带来很多疑惑与麻烦,甚而对一人一事或一地之名亦众所纷纭,莫衷一是。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原则和史学发展的规律,牢记太史公“不离古文者近是”、制不定“三说符合,决非偶然”之教诲,从众家之繁缛纷杂的各种史料中取其精华,集其所长,潜心研究,细心推求。

其实关于如何对待古籍资料中的正确性,司马迁早在《史记》首卷《五帝本纪》中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粗疏而不典范),荐绅先生(士大夫们)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阐发明了)矣,顾弟弗深考(不曾深入考求),其所表见皆不虚(不是虚妄之说)。《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李学勤在《古史、考古与炎黄二帝》中认为:“《帝系》这种三代统出一元的谱系,在近代备受学者讥评,以为子虚杜撰。不过既然各种古书都记有基本相合的传说,意义是不容抹杀的,我觉得如果细心推求,其中不乏启示。”这是两位史学家在两千多年的时空隧道里进行了一次默契呼应。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殷周制度论》43:“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昊之虚在陈44,大庭氏(即神农炎帝)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45,少昊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今河南淇县),帝喾居亳(今安徽北部亳县)。”吕思勉《先秦史·民族原始》46:“《汉书·郊祀志》:‘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如其方。’以嵩高为中,乃吾族西迁后事,其初实以泰岱为中……可见汉族缘起,必在震方(即东方)也。”国学大师季羡林最近为泰山题词:“泰山文化实滥觞于远古,为中华文明之启明星。”就连熟谙(音安)古书的毛泽东主席也曾颇有见地的说:“据说三皇五帝中的舜帝和大禹都曾生活在山东。”47何新《诸神的起源》48:“从二十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看,位于中国东部以泰山、曲阜为中心的泰沂山区,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起源之一。”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序》49:“我认为我国古书上说夏、商、周的祖先禹、契、稷,都是黄帝的子孙,同恩格斯说‘氏族起源于共同祖先,成了庸人学者绞尽脑汁而不能解决的难题’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不同意现行的一些历史著作那种夏是羌族、商是东夷族、周是羌族的一支以及部落联盟的首领由夷和夏轮流担任等说法。”此外,近现代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文明起源于泰山、蒙山而相继著书撰文论述: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有《伏羲考》50;山东史学家王献唐有《炎黄氏族文化考》51和《山东古国考》5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向奎有《夏民族起源于东方考》(注:载《禹贡》七卷六七期合刊);考古学家吴金鼎有《山东人与山东》53;安作璋有《山东通史·先秦卷》54等。

3、远古帝王泰山封禅佐证皆为东夷人

由于三皇五帝的历史积淀,泰山既是东方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统一、大发展的象征,使它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封禅大典:“封”即到代表天庭的泰山极顶设坛祭天;“禅”是到泰山下能代表大地之母的社首、梁父、云云等小山丘上筑坛祭地。司马迁认为:封禅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制度,帝王功高德显,天下大治方行封禅。《封禅书》引《管子》:“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管仲所能记者,自无怀氏至周成王有12家,“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远古帝王的氏族部落均居于泰山周围,从黄帝和舜曾多次巡狩、登封泰山及游“赤水”之事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墨子》言:“黄帝合鬼神(各部落首领)于泰山之上。”《韩非子》记:“黄帝会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在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作清角之音。”栩栩如生地描述了黄帝率各部落酋长封祀泰山、大搞会盟的威严气派。蛟龙即太昊后裔,毕方是少昊部族,风伯为飞廉,雨师即屏翳,虎狼蛇凤就是以鸟兽为图腾的各部落名称。《五帝本纪》: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年一巡狩,群后四朝。”

《庄子·天地》曾说黄帝“游乎赤水之上,登乎昆仑之丘”。昆仑即泰山,赤水应为汶水。何幼琦释《海经·赤水》为沂水。但据《海内西经》所记赤水“出(昆仑)东南隅”、“西南流往南海”而观地望,当为今之汶河。又据《尸子》:“赤县州者,实为昆仑之虚,其东则有卤水、岛山、左右蓬莱。”赤县即是泰山脚下的今泰安境。再据《汉唐地理书抄》辑《河图括地象》:“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中有五岳地图,帝王居之。”神州即指泰山之阳的汶泗流域;五岳地图即源于泰山的五岳真形图。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州官向朝廷奏请升府之事,开章即言“泰安古称神州”。神州即赤县,赤县即赤水之县,故赤水应在泰安境之内,这又是一佐证。

另外,从祭地地点分析,都在汶河上游:管仲所能记住的12个帝王中,除黄帝和禹外,其他均禅新泰境内的云云山。黄帝禅亭亭山,在大汶口遗址东北2.5公里处,自先秦时黄帝后裔即在此建庙祭祀,至直民国年间。笔者在此夯土高埠周围捡到大量地表文物,有商周鬲足,秦砖汉瓦和唐宗元明清陶瓷残片等。禹禅会稽,但不少学者认为旧时的会稽即今之蒙山。《尚书·尧典》:天子巡狩岱宗“柴,望秩山川”。“柴望”是巡狩、封禅仪典中的主要内容,即燔柴祭天,望祀山川。今称横贯新泰境内的汶河上游叫柴汶;新泰西境楼德镇西南隅有东西柴城村,是春秋柴邑及汉柴县之故址,都是因“柴于上帝”而名,又让人看到了远古帝王的影子。

4、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远古帝王活动的结晶

由于泰山是远古帝王和东夷人活动的中心,所以在其周围陆续发现了独立成长而又相互承袭的新石器时期东夷族系列文化:有8400至7500年前的后李文化55、7500至6400年前的北辛文化56、6400至46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4600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及相当于夏的4000至3500年前的岳石文化57。其中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了部落方国的原始都城遗址。丰富而翔实的考古资料证明,传疑中的“英雄时代”确实存在:伏羲氏与神农氏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北辛文化时期;黄帝与少昊、颛顼、帝喾相当于父系氏族社会和阶级社会初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尧舜禹则相当于奴隶制社会初期的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1959年至1979年,考古学家在泰山前洪冲积平原上的大汶口镇汶河两岸,相继进行三次考古发掘,共出土了189座古墓葬及房基、灰坑等遗址,内涵极为丰富。其中除最下层的一座属北辛文化,最上层有龙山文化蛋壳陶。后来,又在山东境内及江苏、安微北部和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等地,也发现了同类文化遗址,被考古界命名为“大汶口文化”。从数千座墓葬资料分析:早期为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中期为父权制确立,晚期为军事民主制向阶级社会过渡,揭示了东夷人从原始社会解体到阶级社会诞生的全过程,从而结束了“东方文化西来说”的错误结论。

大汶口文化就是以汶泗流域为中心,向四方拓展,这与历经近500年的黄帝氏族王朝以此为根据地而“迁徙往来无常处”相印证。黄帝与蚩尤大战约发生于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末,自此渐渐进入古国时代。黄帝登帝位,部落联盟的宗主国就对众多方国开始施实统治,并出现都城:“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者曰邑”。大汶口遗址就是中国最早的古国雏型,泰山学者苏廷光认为:因斧燧氏发祥于此,曾在此建都,所以疑为介于太昊与少昊之间的斧燧氏部落联盟的都城遗址。唐兰于1978年2月23日在《光明日报》上认为:“大汶口文化就是少昊文化。这个文化延续了两千来年,地域以山东大汶口、曲阜、兖州一带为中心,遍布古代黄河下游的南岸和淮河北岸之间,约有十几万平方公里,曲阜是少昊国的故都。”笔者疑为炎帝、黄帝、斧燧均曾在此建都。

文字也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图像文字,在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了20多个,这与黄帝大臣仓颉造字相吻合,而同时期仰韶文化的半坡、姜寨遗址所出土的多种符号则还未形成文字。李学勤认为:“大汶口文化陶文要比其他史前文化的陶器符号更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在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还发现了祭祀太阳神的文字: ——上为日,中为火,下为山,唐兰释为“炅”,意为在大山燔柴祭日;笔者释为远古柴望或封禅的祭文,即阴阳交泰的“岱”的原始图像。

军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在频繁的战争中诞生了阶级与国家。《山海经》言蚩尤“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铸刀造戟,首将铜兵器用于战争;神农以石作兵器;少昊之子般作弓矢;后羿是神射手,为矢加上羽尾,“乘风而疾也”,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得到了证实,证明山东大汉英勇善战由来已久。

《淮南子》说“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大汶口人和龙山人确实流行口含石子及拔牙、凿齿的习俗。《五帝本纪》:尧时“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包围了高山)襄陵(漫上了丘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山海经·大荒北经》:“禹湮洪水,杀相柳,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龙山城子崖遗址的文化堆积层中有一层薄沙,下为早期居民住宅遗址,上为黄土,这正是洪荒年代逼使东夷人西迁的铁证。黄帝时的神医曾执砭石针刺治病,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了玉砭石。

东夷人为了开发新领地,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岳石文化时期,“把海岱文化的基因带往中原,促进了中原早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这些基因作为遗传因素流到了夏文化、商文化里头。”59中国社会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广仁在《海岱文化对中华古代文明形成的贡献》60中指出:“大汶口文化中期之后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在黄河、长江两河流域诸文化中居于领先地位。进入龙山文化时期,各史前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纵观公元前第三千年间,海岱文化对经济生产至少在制陶、制骨可能还有金属工艺方面,对中国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墓葬制度某些意识形态,可能还有原始文字刻划方面,也为夏、商文明的出现做好了准备,成为某些文明因素的直接来源。”在整个龙山文化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团结中原各族,融合西戎北狄,共同创造了三代文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河南许多地方发现了众多的墓葬与本地迥然不同,随葬品均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所谓夏代“二里头(河南偃师县)文化”中也有大量典型的东夷文化因素,这就是大汶口人西迁的踪迹,是东夷华夏文化的延续和发扬。考古学家俞伟超在《龙山文化与良渚文化衰变的奥秘》61中说:“4000多年前我国曾发生一次延续若干年的特大洪水,黄河、长江下游受灾尤重,一片汪洋……若再度发展文明,只能待洪水平息后方可逐渐恢复。据现有发现,在黄河下游地段,大体是到岳石文化后期,这种文化方从鲁西南一带由西向东地有明显进步,而至商代后期,商人又曾远征至山东昌潍地区,加快了那一带重新发展文明的步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则要迟到西周至春秋时期,才由另一些吴越等族群重新发展起了具有相当高度的文明。”(注)

在泰山、蒙山前的汶泗流域发现了星罗棋布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有的还叠压着岳石文化层。据上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出版的地方志及考古调查,这些史前古遗址恰恰多集中于泗水、平邑、宁阳、新泰四个县市区:泗水有近百处,大黄沟乡演马坡村西南有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与风后村相邻的柘沟镇小朱家庄北有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平邑有61处,在诸冯村西的铜石村、蒙山前扬谢南墩、县东端岳家庄、县南端东石门村均有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存;宁阳有26处,在汶河南岸堡头村、古城村、官庄村、许家庄均系大汶口文化的原生地,下有北辛文化遗存,上有龙山文化遗存;新泰自城西南龟山至城东龙廷约30多公里即有20多处,市东鳌山之阳及鳌山之阴下演马村西南、市东南抬头寺、市西部瑞谷庄,均有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同样是汶阳田上的泰安仅5处、东平4处、肥城3处、莱芜3处。这进一步证明:汶泗流域就是远古帝王活动的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就是远古帝王活动的结晶。另外,在青州市也是一个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最集中的地方,共42处,大多分布于弥河两岸及其故道一带。这里不仅是蚩尤和炎帝族的居地之一,而且还是商人之祖玄鸟氏即薄姑氏的发源地,在苏埠屯曾出土疑似商王大墓。

综上所述,就此课题而言:古史与考古资料虽完全吻合,近现代著名学者观点也趋向一致,但旧的思潮依然根深蒂固,因夏、商、周三代文明社会的更替兴衰均发生在黄河中游地区,所以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史学观点就认为:中华文明源于中原,并形成一元论。特别是考据风和疑古派之影响,否定了中国古典名著中的某些珍贵资料和史前传说中的部分真实性。尤其对《山海经》的全盘否定及对炎黄氏族源于黄土高原更是众口铄金,积重难返。从而造成真假难辨。直至今日不少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仍无视上述研究新成果和考古发现的科学性,仍将那些陈旧的观点搬进课堂、上网发布,贻误后学。

宋健于1996年5月16日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发言说:“超越疑古,走出迷茫,我国史学界对秦前的系统研究不足。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文明史始于商代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历史学界自己的迷茫和纷乱……最使炎黄子孙迷惘的莫过于忽略黄帝的存在。”“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学勤专撰《走出疑古时代》(1997年辽宁大学出版社):“过去我们的一些结论受过去出现的思潮影响而认识到的学术史的面貌,现在看起来与事实有相当大的距离……很多古人本来讲的是对的东西,后人却怀疑起来了,结果最后证明,古人的看法还是对的。”他建议“在学术上、文化上要有所发展,就一定要扬弃前人那个时代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这样做就不能发展。”

俯拾考古发掘一二例,结合太史公这段深切的体会,即可窥视当代史学必须与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发展规律: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掘,揭开了华夏文明诞生的历史,批驳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证实了司马迁论点的正确性;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其所表见皆不虚”。同时,也为史学家、民俗学家破译《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就是泰山、钟山就是蒙山等重大疑点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山东章丘龙山文化遗址中的蛋壳黑陶震惊了全世界;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出土,又证实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孙子与孙膑为祖孙关系的正确性,从而解决了自唐之后困惑千年历史的疑案。尽管如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仍面临着艰难的研究任务。

由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东夷人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以泰山、蒙山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中心,促使大汶口人向西开拓发展,至尧、舜时又遇到了上百年的暴雨洪水,逼使大汶口人再次西迁,故将三皇五帝及其族裔的名称、祖居地名逐渐带入中原,或“克隆”到全国各地。

邵望平在第一届泰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64“两千多年以来,传统的史学观点就是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以黄河中游为发源地。它是以王朝的体系为正统,因为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兴衰都发生在这个地区,所以就形成了黄河流域一元论、文明是从黄河中游起源的……这是一种传统的流行的观点,在史学界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但近几年的考古发现,对这样一种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我觉得以泰山为标志的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海岱历史文化区,这样一个区系是扮演着一个非常光彩的角色。海岱历史文化区就是泰山及其周围,往西到华北平原西沿,往北是渤海,东为黄海,南为淮河故道。这个地区又恰好是古代政治家、文人活动的区域。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独立传统的文化区……据考古发现,大汶口人在大汶口时代和龙山文化时代,人种大量的向西方迁移,顺着淮河和颖水向西去。我们在河南许多地区发现相当多的墓葬完全和本地的不一样,而随葬品恰恰又都是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在河南突然出现这些只有东方人才有的随葬品,可见是东方人迁移到了那里。”

根源找到了,就要借鉴太史公对待上古资料的观点,即“不离古文者近是”。还要大力宣扬近现代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专家及古文字专家的研究新成果,排除疑古派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揭开两千多年以来层层迷雾的面纱,为国家完成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后又起动的“追寻中华文明起源工程”做出贡献!

笔者面对这一重大课题,甚感力不从心,在此仅是管窥蠡测而已,故谬误难勉,乞方家指正。

注释:

①《炎黄氏族文化考》1985年齐鲁书社

②见2007年中国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人物与菏泽历史文化》

③见1989年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泰山研究论丛》第一集

④1997年《华夏考古》第一期

⑤198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

⑥2004年12月10日《中国文物报》

⑦战国齐邑,秦置县。《战国策·齐》:“经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比行。”《史记·项羽纪》:“(项梁)引兵攻亢父。”正义引《括地记》:“亢父故城,在兖州任城县南五十一里。”即今山东济宁市南

⑧八世即:帝魁、帝临、承、明、宜、耒、裹、榆?

⑨玉函山房辑佚书辑

⑩即引起旱灾的旱魃

11《庸城集仙录》:九天玄女为黄帝之师,是泰山圣母碧霞元君的弟子。袁珂疑即玄鸟神话《诗·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12在寿光北,温玉春以为青丘即寿丘之误,很有见地

13前540年至前528年

14京沪铁路以东、浚河以西、泗水之南为尼山丘陵区

15北美印第安人。在美国有1.4万人,加拿大0.7万人,有十几个部落集团。原住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后移五大湖流域。妇女从事农耕,男子从事狩猎,部分地区兼营畜牧,为氏族公社制。16世纪由五个部落组成“易洛魁联盟”,成为北美最强大的部落集团。美国独立战争时,被美英分化利用,惨遭屠杀,部分逃入加拿大。19世纪初,部分被迫迁入纽约等州的保留地。

161975年人民出版社

171996年人民出版社

18 1992年商务印书馆

19帝丘即今之河南濮阳

20即今河南濮阳

21交趾奇肱,在今诸城、日照、莒县一带。《大荒西经》言在“赤水之东”;《大荒南经》:“方捕鱼海上”

22幽都又称幽州、幽陵。《海内经》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黑水即古泺水、洛水,幽都当于泺水发源的药山,在今历城西南泰山之阴山区内。

23即《尚书·尧典》所言:流共工于幽州,放灌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24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25《海内北经》在‘昆仑虚东北’,今章丘、邹平一带

26即朱娥,《海内北经》‘在穷奇东’,今博山、临朐一带

27即凿齿,《海外西经》‘在昆仑虚东’,今沂源、沂水一带

282000年出版

29据史载,大禹曾治理弱水、黑水、黄河、渭水、洛水、济水、淮河、汉水、长江等九条河流

30柏杨还是旧观点,以为《山海经》中所说“黑水”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注入哈拉海。何幼琦释黑水即小清河,就是古济水下游

31616263载1993年齐鲁书社《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32载1993年第五期《历史研究》

331976年人民出版社

34载《禹贡半月刊》第七卷

35载1979年第2期《四川大学学报》

36载1984年《历史研究》第1期

37《古史辩》第七册上篇

38 47200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与山东》

39今诸城西南20公里娄乡

40今山东安丘东北15公里

41今费县西北上冶镇毕城村

42载1998年第4期《历史研究》

431959年中华书局《观堂集林》

44在今河南淮阳

45原以为在河北涿鹿,今考实位于汶泗流域邹城,涿鹿即邾娄

46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481986年三联书社首版、2002年时事出版社再版

49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50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册

511985年齐鲁书社

52 1983年齐鲁书社

531997年人民出版社

54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

551989年在临淄后李家官庄发掘

561964年在滕州北辛庄发掘

571960年在青岛北部平度县岳石村发掘

581981年《文物》第6期

59见邵望平1991年《泰山研究论丛》第4集:《泰山在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的地位》

60载《山东龙山文化研究文集》

64见1991年《泰山研究论丛》第4集

(作者李继生为山东省泰山志办公室原主任、编审,泰山世界遗产研究会与齐长城研究会会长,蒙山文化研究会客座研究员。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