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城市名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临沂概况 >> 城市名片 >> 正文
一波碧水,两岸绿色绿树青城打造宜居城市
发布日期:2009-12-11 浏览量: 来源:

走入临沂城,像是走进四季常青的公园。随四季变化,在这里可感受春季绿上梢头、花团锦簇;触摸夏季绿树成荫、浓景覆地;观赏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体验冬季松柏常青、白雪挂枝。春色早临,秋色晚去,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绿色装点了风景,更点燃了城市的生机。

观念嬗变 碧水青城亮丽呈现

顺着宽广的沂河路行进,一幅幅优美的诗画胜景次第展开:奇石园里,于千姿百态的山景石中,寻诗情画意之美;凤凰广场上,登临楼阁,观沂水拖蓝的旖旎风光;缤纷世界园内,在色彩斑斓的树木间,体验返璞归真的自然野趣;书法公园中,碑帖书刻掩映在葱茏绿树间……

在北城新区,在人民广场,在城市西部,“绿色”已经成为临沂这座城市的主色调。

几年前却不是这样。

市建设局局长李作良回忆,前些年,以沂蒙路为界,向西除了市青少年宫周围星星点点的绿地,其余的就是灰扑扑一片,向东情况要好一点,退出道路建筑红线的地面也全是裸露的黄土。“即使是这些绿地,也是作为行车道的绿化带种植的,而不是基于‘城市绿化’的需要。整个城市就是黄土灰色。”

2003年,双岭路开通。经时任市长连承敏牵线,具有较高资质和水平的威海绿苑风景园林设计院对双岭路无偿进行了绿化设计。两侧100余米宽的绿化带、80余种植物,大尺度绿化、大色块效果,高低错落,四季有景。进入双岭路,两侧立体布局的乔灌花草,如同威武的仪仗队,笑迎八方宾朋。

双岭路成为一条当之无愧的景观大道,也迈出了临沂市城市绿化的第一步。这之后,临沂市开始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新阶段。

“我们搞城市化、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光有高楼大厦是不够的,还要是绿色的、可持续的,要始终把园林绿化作为切入点,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统筹考虑。”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这样强调,明确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角色。

2004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纳入“一创六建”,揭开了临沂城区园林绿化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序幕。当年,临沂市修编《临沂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确立了“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滨水园林城建设总体思路。

在这一框架下,投资15亿元的滨水景观区建设拉开帷幕。几年间,在106公里的河岸线上,9大广场、18个特色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水、岸、滩、堤、路、景一体,形成了18平方公里的亲水绿色风光带,被建设部批准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临沂市展示人文、自然景观的窗口。

与此同时,以河岸绿化、广场绿化、公园绿化、道路绿化等大绿化为主题,以小区绿化、街头绿化、单位绿化和庭院绿化为重点的“造绿”工作全面铺开。路两侧、小区内,绿树成荫,目之所及是一片清爽,俨然一座天然花园。

进入新阶段,伴随着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河道治理、铁路沿线综合整治等工程,绿色走廊、绿色屏障、绿色社区、绿色学校……一系列“绿”字号工程深入实施。不仅如此,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和石文化等一一融入绿化之中,城市特色更鲜明,风景更靓丽。

6年间,临沂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8.19%增加到41.02%,绿地率从27.08%增加到36.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17.04平方米。

2006年9月,临沂市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2009年5月,一份《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对临沂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的请示》递交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时,对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临沂市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了标准。

生态惠民 园林绿化贯穿科学发展理念

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需要,更考虑到了市民生活需求。“以人为本”,是临沂市在城市绿化中坚持的理念。

在滨水景观区建设之后,临沂市又陆续启动了涑河、陷泥河、青龙河、柳青河、李公河的治理,整治长度84公里。整治后的河道披上了“绿”的衣裳。一时间,那些杂草丛生、蚊蝇滋生、污水横流的河道成了“一波碧水,两岸绿色”。滨水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得到充分彰显。

而今漫步街头,分列路两侧的树木高大浓密,像是城市的形象大使,双排行道树更是一道绿色长廊。金雀山路、银雀山路、沂蒙路、沂州路等多条干道逐步形成了林荫路系统,并向“八横八纵”一路一树一景的绿化网络扩展,市区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88.27%。炎炎夏日,穿梭在城市间,在天然绿色的“大伞”下,无需再忍受烈日的暴晒。绿随路走,行道树真正成为百姓树。

即使是驾车者,也不用忍受车停在烈日下炙烤的痛苦。多处林荫停车场让停放的车辆也享受着清凉。

无论清晨黄昏,公园、广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早些年,人们无处可去,只有一个人民广场,最多的时候达到1.5万人。”如今,红嫂广场、林荫广场、凤凰广场、桃花岛公园……一处处兼具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满足游人活动、改善人居环境的开敞式城市公园绿地不断涌现。全市156个绿化广场、游园和街头绿地,百苑争鸣。

从“城水相依、人水亲和”的水系景观,到“春花、夏荫、秋叶、冬枝”的道路景观,无论是绿意浓浓的空中花园,还是花红柳绿的广场游园,处处以人为本彰显城市绿化特色,一个清新、优美、健康、舒适的城市宜居环境跃然而出。市民出门寻绿,推窗见绿,也在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

在大面积进行地面绿化的同时,2005年,临沂市开始向空中要绿色,进行屋顶绿化。目前,市区426个单位实施了屋顶绿化,市区屋顶绿化面积由2006年的不足5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140万平方米。屋顶绿化技术的推广,把临沂市的城市绿化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2007年,临沂市会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开展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这一课题涉及屋顶绿化、园林植物乡土树种的选择、园林节水等11项课题,将多年来临沂市的城市绿化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北城新区在500余万平方米的绿化面上,使用的乡土树种多达200种,40%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材料铺装,所有绿地全部使用中水灌溉……目前,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在新建绿地、滨河景区景观提升、北城新区绿化工程、BENG河景观工程、涑河景观工程、缤纷世界景观工程、陷泥河景观工程等项目上得到了充分的贯彻执行。

产业带动

百姓“绿”中求“金” 园林绿化属第三产业。

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园林绿化直接带动了苗圃、经济林、花卉基地的开发。有人计算,如果说房地产业能拉动50余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园林绿化则间接带动更多的产业。

临沂市独得天时地利,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广泛引入南花北草,形成了全国的苗木生产基地。目前,城区相继建成鲁南花卉城等50余个苗圃,生产绿地面积达到442.71万平方米,苗木自给率达到82%。

城市的园林绿化,带动起一个园林经济产业。农民利用自家空地、育苗企业利用城市周边空地纷纷建起苗圃,不仅为当地添了“绿”,也带动了农民就业。临沂经济开发区内,政府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辟出一片占地8000亩的苗木基地。“农民从流转的土地中受益一块,再从苗圃打工中受益一块,算下来是种庄稼的10倍以上。”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苗圃数量是过去的近百倍。

园林绿化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公司出资育苗,自行管理,自行受益,认建、认管绿化项目,自身受益,也推进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目前全市园林绿化公司达到130家。

不仅是苗木,绿化需要的奇石及一些配套产业,像管线、喷灌系统、园林机械、石材加工、防腐木等与园林绿化密切相关的产业都得到带动和发展。

北城新区开发4年来,500万人次参与绿化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农民工就业。天元商务大厦前景观湖这个“大工地”上,最多的时候绿化施工人员能达到四五百人。很多过去外出打工的农民,如今在家门口植绿就可以有日工资50元的收入。园林绿化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阳光操作 打造绿色精品工程

尽管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公共投资中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工程,但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临沂市各级财政部门城建资金用于绿化建设资金仍然达到16亿元。

大量的资金从哪里来?除政府投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绿化建设外,园林绿化工程实行公开招标、最低价招标,不但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2003年,双岭路的绿化工程分成了12个标段,来自济南、青岛、济宁、江苏等地的40家企业投标,最后12家企业中标。高水平绿化让双岭路实现了当年见绿。

“所使用的苗木由市园林局负责设计,市财政局招标,纪委、审计、财政、招标办等派上监督员,挖了多少土、种了多少树,最后汇总起来,工程结束把款项直接拨给中标企业。”李作良说,这种做法延续至今。

公开招标、最低价中标节省了大量财政资金。“一般中标价比政府限价要低20%到30%,有的甚至要降低近一半的费用。”北城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在北城,河东奇石园的绿化,设计费用为1500万元,通过低价竞标,最后仅花了800万元;沂河东岸的“缤纷世界”,2200万元的中标价也比设计价格低了400万元。

几年来,来自全国各地参与临沂市招标的企业达183家,其中有61家绿化企业中标建设了临沂市94个绿化工程。他们为临沂城区绿化工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对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发展,城市景观环境与市民文明素质同步提高,在城市园林绿化道路上,临沂市愈行路愈宽。

记者 王莉灵 李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