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志鉴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志鉴 >> 志鉴研究 >> 正文
紧扣“服务” 做好史志工作
发布日期:2017-03-02 浏览量: 来源: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文化积累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不断地记录,不断地记载。史志编修工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编史修志既是为了存史,进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为了以史为鉴,进而实现问道、资政。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史志工作者更应该明晰自身职责、准确定位,紧扣服务做好史志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为实现沂南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准确把握公共服务定位。自古文史不分家。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史志工作者正是这一精神家园建设过程的参与者和记录者。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脉络,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使命。

史志工作的目的说到底是应用,其应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服务,而且是建立在公共文化属性上的服务。这就要求,史志工作机构要把自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基础事业抓好抓实,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站在历史的高度、理性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和全局的高度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同时也要求,史志工作机构要积极“走出去”,敞开大门、面向公众,主动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力促史志研究及成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研究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主动把史志研究成果呈现到大众面前,激发大众阅读史志兴趣,鼓励和倡导大众利用史志、传播史志。

二是多出史志精品佳作服务后世。作品质量是史志工作的基础,既是关乎史志事业发展的核心,更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质量,要将质量第一、打造精品的观念融入到志鉴编纂、出版的全过程,为此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史志工作者队伍。史志工作者应主动强化自身建设,在建设中自壮筋骨,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以建设推发展,以发展促贡献,以贡献求支持,推动史志工作不断前进。史志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化对史志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时刻把好质量管理关,正确处理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对社会、历史和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

三是充分利用地情资源服务现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编史修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情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利用,是史志工作服务现实的有力保障。首先是用足地情资源、当好参谋、助手,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做好服务,积极开展资政课题研究,多出接地气的资政成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理编纂有价值、高水平的地情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其次是多出地情精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增强服务意识,结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新需求,精心策划地情开发选题,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展示建设成果、反映群众需求的地情研究成果。最后是积极进行地情推广、提升自身影响力,灵活利用地情资源进行史志成果推广活动,引导各行业、各阶层用史、读史、传史,提升史志工作的影响力。

四是加快地情平台建设服务公众。以方志馆和县情网站为依托,打造地情公共服务平台。方志馆作为保存和展示地情资源、开展地情教育的场所,是史志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和阵地。应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馆藏、改进设备、完善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将其打造成为集收藏、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公众服务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史志服务公众能力建设,充分认识地情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改进完善地情网站建设,提升地情信息化服务水平,注重创新和互动,紧贴现时地情和社会关注热点,增强与社会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