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志鉴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志鉴 >> 志鉴研究 >> 正文
石鸣风雨话村名
发布日期:2015-03-18 浏览量: 来源:

沂南县东汶河(以下简称“汶河”)沿岸,有交良、薛庄、里宏等村庄。在清代的《沂水县志》中,这些村庄写法不同:清康熙十一年(1682年)版《沂水县志》的《里社》记载:“沂水分乡五,……正南者曰会川,领社二十有六,曰:兰香、葛沟、……、交良、河阳、……、李弘。”清道光七年(1827年) 版《沂水县志》的《舆地·山川》之《梓水》中,在介绍东汶水时,谈到“交梁、薛庄、里红”。同一部县志的《建置·里社》记载:“二柜(南乡):交良社(距城一百一十里)。”《建置·寺观》记载:“交梁寺(县南一百一十里)。”村名写法各异,致使人们或者望文生义曲解村名,或者不知村名之由来。下面,笔者对 这些村名作一番考证,以彰显地名之本义:

过去,在汶河入沂之口的河床里,耸立着一片石林,恰似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因位于砖埠镇袁家庄以北,乡亲们称为“袁家石梁”,旧沂水县官方称之为“石鸣风雨 ”,并将其列入沂阳八景。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附近村庄的村民为了取建筑用的石材,放炮起石头,将其炸平了。如果“石鸣风雨”至今还存在的话,旅游部 门将其和附近的“阳都孔明故里”、“沂水拖蓝”、“袁家口子大堤”等旅游资源加以整合,会对沂南县的旅游事业大有裨益。

袁家石梁怪石林立,石柱高低错落,肥瘦杂陈,有的玲珑剔透,有的张牙舞爪,有突起,有洞窟。旱季,这里四面浅水环绕,如果刮风,石梁便发出刺耳的怪声,煞是惊人。听我的母亲讲,抗战初期的某一年春天,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的骚扰,外祖父曾带领全家人,来到这里,在洞窟里躲了起来。一到汛期,沂汶二河同时发水,惊 涛骇浪拍来,水花飞溅,响声如雷。这时,沂河里上下行的船只以及顺水放木排的,都得凭着自己的水上功夫,小心翼翼地航行,远远地躲着袁家石梁,以防触礁。

地名总是与当地的地形、交通、物产等特征有联系。处在“石鸣风雨”周围的村庄,当然也是如此。

前交良 后交良 位于汶河东北岸。属大庄镇。我们从其读音出发,便可联想到“礁亮”二字。“礁”即“礁石”。《现代汉语词典》中,“礁石”的释义是:“河流、海水中距水面很 近的岩石。”“石鸣风雨”正是。《现代汉语词典》中,“亮”有六个义项,其中第三个义项是:“③(声音)强;响亮:洪亮?她的歌声脆而亮。”这一义项与“ 石鸣风雨”的“鸣”正好吻合。由此可见,“交良”是“礁亮”的谐音,“礁亮”的意思是:河里的礁石发出响亮的声音。

但是,《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在解释“前交良”“后交良”二村时,却说:“村南隔汶河有魏王城遗址。据传当时官府在此设征粮点,周围百姓来此缴粮,故名缴粮,演变为交良。1948年分为前后两村,该村在北(南),故名后(前)交良。据此推断,南北朝时期已有此村。”这段文字有两点值得商榷:

一、“缴粮”的“缴”应为“交”。

二、“汶河南岸有魏王城”与“当时官府在此设征粮点”及“南北朝时期已有此村”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魏王城”即诸葛亮的故里阳都县故城。俗话说:“隔河千里远。”阳都县地处沂河与汶河、蒙河之间。交良村东有沂河,南与魏王城(阳都)之间有汶河相隔。在汉魏时期,交通极不方便,如果阳都县的农民来此交粮,他 们携带着沉重的粮食,怎么能够越过沂河、汶河,到这里来交粮食?由于沂河西岸的支流众多,且多发源于山区,河流漫长而宽广,水深流急,不便于架桥铺路;而沂河东岸的支流稀少,且流程短,河面狭窄,多为季节河,便于架桥铺路。因此,明清两代,从青州到宿迁的交通要道,在沂河流域,水陆并举:水路、陆路交通都 是沿着沂河东岸,经过沂水、临沂、码头三个港口。汉魏时期,相必也是如此。这也证明交粮村并非交粮点。退一步说,如果此地真有交粮点,也只有沂河西岸、汶河北岸几个村庄的农民到此交粮,缴纳的粮食寥寥无几,以此得村名不足为凭。文中所谓“据此推断,南北朝时期已有此村”之说更值得商榷。因为南北朝和魏王 (曹操)时期相距数百年,魏王(曹操)时期设征粮点一事,史书并无记载,那么,在南北朝时期立村,人们取村名时,又怎么会知道魏王(曹操)时期此地曾设过征粮点?所以说,从魏王(曹操)时期的征粮点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南北朝时期已有此村”,只能说明这段释文自相矛盾。

南薛庄 北薛庄 在汶河西岸,属砖埠镇。如今,南薛庄多李姓,只有一户姓薛的;北薛庄多张姓,没有姓薛的。古时候,此村也没有姓薛的。因此,村名“薛庄”并非因姓氏而得,而是和西边的邻村——佛谢村一样,由地理因素所得。佛谢村,是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学家薛群基的家乡。笔者认为,佛谢村虽有薛姓人家,但并不以姓氏命 名,因为汶河环绕该村的西、北、东三面而后东南流,河岸上有高高的沙丘。沂南方言称“沙丘”为“沙岭子”,就是土山,土山称阜。村庄位于沙岭子之下,故名 “阜下”,后因谐音讹为“佛谢”。《山东省沂南县地名志》将其释为“此地原有一寺,内供佛像,称佛榭寺,村以寺命名为佛榭,后演变为‘佛谢’”一说是错误 的。

下面,我们从“石鸣风雨”的角度来分析“薛庄”村名的由来:《汉语大字典》收有“?”字,它的第一个义项是:“? què ①水击石声。《说文·石部》:‘?,石声。’”?又读xué。《汉语大字典》还收有“泶”字,读xué又读xiào,读xiào时的第二个义项是:“②象声词。波涛激荡声。”《辞海》收有“泶”字,只读xué,第三个义项是:“③水波相击声。”由此可见,“薛庄”由“泶庄”讹变而来。

里宏 在汶河西岸,属砖埠镇。孔子说:“里仁为美。”意思是说:“住地要有仁厚的风俗才好。”“里”意为“居住,住地”。“里宏”的“里”就是这个意思。《汉语大 字典》中,“宏”的第二个义项是:“广大。……又指声音洪亮。《周礼·考工记·梓人》:‘其声大而宏。’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宏读为?纟延之?,谓声音大也。’”由此可知,“里宏”的含义是:住地附近有宏大的声音,即“石鸣风雨”传出的声音。

综上所述,交良、薛庄、里宏三个村名,异名同源,都是由“石鸣风雨”而得。

原刊于《临沂日报》2009年6月5日《副刊·人文临沂》。

沂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邵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