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泉,是我的家乡,在沂南县杨家坡镇。过去,村名有官泉、管泉、观泉三种写法。村名的由来,也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相传此地有泉,泉水清冽,居民皆饮此泉水。泉属公有,故名官泉。另一种说法是:古代曾有一官员来此观看泉水,故名观泉,后演变为官泉。这两种说法,笔者均不敢苟同。下面对管泉村名的来历和写法 略作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名家赐教。
一、 “泉属公有,故名官泉”一说,不符合事实。《诗经·小雅·北山》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用现代的话说,国境内的土地统统归国家所有。在我国,随处可见“东官庄”“西官庄”,“南官庄”“北官庄”,“大官庄”“小官庄”,“王家官庄”“李家官庄”,这星罗棋布的“官庄”,足以证明 《诗经》所言极是。照此推理,天下的泉水,应该全是“官家”的,岂不都要取同一个名称——“官泉”。但是,为什么只有我们村的泉子称“官泉”,其他泉子不称呢?难道只有我们村的泉子是官家的,其他泉子都归私人所有?都得称为“私泉”吗?不言而喻,只要是在中国的国土之上,所有的土地和矿产,全归国家所有; 泉水即使不称“官泉”,也是国家的财产。
二、 “一官员来此观看泉水,故名观泉,后演变为官泉”一说也不可取。这位官员,我们不知他是省、府、州、县的官员,还是钦差大臣。来此看了一次泉水,就取村名为“观泉”,这真是强权。难道这位官员不来观看,我们村就像封建社会的妇女一样,连个名字都没有?真是岂有此理!再者,沿着所谓“观泉”的思路继续思 考:“观泉”一名,也不知是这位官员所取,还是村民所取,对此无法考究。只得作如下分析:如果由官员所取,那是武断;如果是村民所取,那是媚上。上述情况,在取村名这件事上,都不会存在。试想,早有居民在此居住,在官员没看泉水之前,却没有泉名和村名;当官员观看泉水之后,这才取出了泉名和村名,天下哪 有这种事呢?
综上所述,“管泉”作为泉名和村名,与“官”“观”二字“井水不犯河水”,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其实,“管泉”由泉水的特征而得:
我村地处沂沭断裂带沂水—汤头断裂。据记载,这条断裂北自沂水县马站、圈里,经高桥、道托花沟至沂水城东,南至临沂市河东区汤头东、相公庄,直至郯城县大埠、小埠,全程约200公里。在这条断裂上,泉子不胜枚举,以泉命名的村庄也为数不少,全国闻名的汤头即是,管泉村当然也是。
管泉村原有邵家、张家、卢家、靳家四个自然村。邵家、张家、卢家三村相距较近,合称“大管泉”;靳家管泉因离大管泉较远,村子较小,所以原称“小管泉”。如今,四个村早已连成一体了。在我们邵家管泉村的西面,有一口井,是全村人祖祖辈辈饮用水的水源。此井原为泉,经祖先修筑,而后成为井。井和泉相比,优劣自 不待言。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迁此立村,一是因为此地不需人工挖掘,便有天然之泉,饮水不困难;二是因为村西有丘陵,村东有平原,既可种粮,又可植棉,居家过日子,不愁吃和穿。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择地而居,聪明非凡!
这口井的井壁,西、南两面是悬崖,东、北两面由人工砌成。井壁的西北、东南方向的天然石壁上,各有一个洞穴。西北角的洞穴大,像一个管子,其外口高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 洞的平面距离深不可测,泉眼大,泉水的流量当然也大。平时,泉水汩汩地从这个洞穴流出。如遇大旱之年,人们只好到井里去舀水。人在井里,便能听见泉水在洞穴里哗哗地响,声如茶壶倒水。东南角的洞穴小,是一条缝子,位置要比西北角的洞穴高,泉眼小,泉水的流量当然也小。稍有旱情,这个泉眼就干涸了。东南角洞 穴的平面距离,其深度约有四五十米,往东南和一农户菜园里的池头(浇园用的小池塘)相连。《诗经·小雅·大东》说:“有冽?泉,无浸获薪。”毛传:“侧出曰?泉。”《汉语大字典》中,“?”的释义是:“山侧洞穴流出的泉水。《尔雅·释水》:‘?泉穴出;穴出,仄出也。’郭璞注:‘从旁出也。’《释名·释 水》:‘侧出曰?泉;?,轨也,流狭而长如车轨也。’”此井中两个泉眼的泉水都从旁侧流出,所以,都是“?泉”。
自然地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管泉”,是地质专业术语。管泉是指地下水附存于岩体的节理裂缝之中,然后从裂隙涌出的泉。也称裂隙泉、节理泉。显然,“?泉”和 “管泉”是同义词。因为“?”是生僻字,多数人不认识;“管”是常用字,大伙儿都认识。所以,村名用“管泉”而不用“?泉”。
经过上述分析,村名的来历明确了,写法当然也要规范,那就是只能写成“管泉”,而不能写成“官泉”或“观泉”。
原刊于《临沂日报》2009年4月10日《副刊·人文临沂》
沂南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邵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