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诸葛亮,自14岁随叔父离开家乡,后移居襄阳,躬耕陇亩10多年。自27岁受刘备三顾之托,先后辅佐先主、后主27年,为治理蜀国,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年仅54岁即病逝五丈原军营中。成为“中外古今似乎再也找不到这样令人激赏的政治人物,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本文仅就诸葛亮勤政廉政的思想和作风浅论如下,不当之处,祈望领导和行家指教。
一、诸葛亮在勤政方面协助先主创建蜀汉,辅助后主治理蜀汉,总揽朝政,决策内外,做了大量工作。其在用人方面,突出做到:
(一)选贤任能,礼贤下士。
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特别注意选人用人,做到选贤任能,礼贤下士,使蜀汉小国云集了一大批人才。
关于选贤任能的意义,诸葛亮在《举措》中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 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并列举了“尧举逸人”,“汤招有莘 ”,“周公采贱”,都得到贤德的人,而使天下太平的事例,说明选贤任能的重要。
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注意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在《将苑·谨候》中提出了十五条标准:“一曰虑”,“二曰洁”,“三曰勇”,“四曰廉”“五曰平”,“ 六曰忍”,“七曰宽”,“八曰信”,“九曰敬”,“十曰明”,“十一曰谨”,“十二曰仁”,“十三曰忠”,“十四曰分”,“十五曰谋”,其中“勇、廉、平、忍、宽、信、敬、明、谨、仁、忠、分”等12条为德的范畴,虑、洁、谋等3条是对人才能的要求。
诸葛亮坚持任人唯贤、量才任职的用人方针,用人不看出身门第、不分派别,攻下益州后,多方搜罗人才。至诸葛亮病死时,所任用的官吏,有刘璋旧吏、亲戚及益州土著人士(主籍)37人,超过了随刘备入蜀的各州人士及降将(客籍共33人)。 其中费?,董允是荆楚人士,诸葛亮发现他们“志虑忠纯”,便委以重任,费?官至相位;来敏是“荆楚名族,东宫旧臣”,诸葛亮为团结笼络荆楚人士,予以重用。王连是益州刘璋的心腹重臣,刘备攻打成都时,王连闭门不降,诸葛亮认为王连有才干、正直,后委以司盐校尉。杜微是当时的“名士”,诸葛亮入蜀后,请他 出来做官,他坚辞不就,诸葛亮三番二次敬请,感动了他,遂被拜为谏议大夫。蒋琬原是无名小官,但经诸葛亮考察后,认为确有才能,加以重用。亮数统兵征战,琬留府,常足兵足食以供应。亮卒后,迁大将军,继诸葛亮总蜀军政。
诸葛亮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做到民主议政,集思广益。他在《纳言》中说:“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他在著名的 《与群下教》中说:“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则亮可少过矣。”由此可知,诸葛亮在处理军国大事时,是十分注意听取群下意见的。他在丞相府专门设置“参署”机构,发挥谋略群体的作用,以便实行“纳言之政”,“采众下之谋”,“集思广益”。如:刘备初占益州时,曾以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协助诸 葛亮处理军政大事,董和性格直爽,办事认真又有政治见识,曾为诸葛亮提出了不少正确意见,受到诸葛亮钦佩和赞赏。在南征中诸葛亮就听了马谡的“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建议(《三国志·马谡传》)而取得胜利的。
(二)赏罚分明,劝惩结合。
诸葛亮治蜀,运用官吏,非常重视法制的作用。蜀汉政权建立初期。他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共同制定了国家法典——“汉科”,使全国上下有所遵循。据《魏氏春秋》记载:“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诸葛亮以法治国,特别注意赏罚分明,不分亲疏。长水校尉廖立长期与诸葛亮共事,很受器重。在镇守荆州期间,诸葛亮对孙权的使者称廖立、庞统为“楚之良才 ”,但是进入益州之后,廖立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私欲膨胀,公然向诸葛亮要“卿”这样的高位,又贬低丞相长史向朗、司盐校尉王连等为“俗吏”,甚至诽谤刘备,损害国家形象。故诸葛亮接连上表弹劾,刘禅下旨将廖立流放到汶山郡。李平为顾命大臣之一,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因他不顾国家大计,没有完成运 输粮草的任务,而又耍弄诡计,也被诸葛亮弹劾,后被削职为民,流放到梓潼郡。马谡是诸葛亮很欣赏的人才,在南征时,他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取得了“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的胜利。但在第一次北伐防守街亭时,他“违亮节度”,不听王平劝阻,失去街亭这一咽喉要地,导致此役失败。诸葛亮为严肃 军纪,挥泪诛斩马谡。同时,诸葛亮引咎自责,上疏后主,请求“自贬三等”。对刘备取汉中时的魏国降将王平,因其在街亭之役中能够尽到劝谏的责任,且能在街亭已失的情况下“鸣鼓自持”,不失士卒,诸葛亮立即予以奖赏提拔,“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虏将军,封亭侯。”(《三国志·王平传》)
诸葛亮在实行法治时很注意犯错或犯罪者的态度,如果能老实承认错误,认罪态度好及改正决心大,可以从轻处理。
所以陈寿评价诸葛亮“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晋人习凿齿赞曰:“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 者无怨,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水、镜无私,犹以免谤,况大人君子怀乐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爵之而非私,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三国志·李严传》裴松之注引)
二、廉政方面,诸葛亮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坚持做到:
(一)崇俭养德,为官清廉。
诸葛亮辅佐先主、后主27年, 官至丞相,位极人臣,然而为官清廉,不谋私利,除国家规定应享用的奉禄外,不另治家产,别敛民财。诸葛亮曾自表后主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 葛亮传》)北伐途中,累死在任上,“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同上书)。据史书记载,诸葛亮死后确如所言。
诸葛亮自己节俭,其家人也不例外。据《北堂书抄·廉洁》卷三十八载,诸葛亮与李严书云:“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请人张澍评论说:“侯之妾乃无副服,其俭德可师矣!”
上文中所提“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是指刘备占据益州之后,诸葛亮所得的那份产业。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号俸禄,这是一个很贫的数字。后汉初,刘秀帝之舅父攀宏“广开田土三百顷”,而刘秀妻兄阴识家有田七百顷,其一户占全国土地的万分之一,是亮家土地的46倍 多。豪家世族贪污、讹诈、搜刮、勒索等所得累计在一起,不知是亮和贫苦农民的多少倍,故汉代有‘富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说。这也充分反证诸葛亮无私而来,清白而去,在当时影响是很大的,对蜀国官吏产生积极作用。史载他运用的官吏,大都做到了勤政廉洁。如继蒋琬之后的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费?“?雅性 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三国志·费?传》)。刘巴“躬履清俭,不治产业”。(《三国志·刘巴传》)。名将姜维 “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三国志·姜维传》)。董 和不仅自己“躬率以俭,恶衣蔬食”,而且能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史称“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三国志·董和传》)。邓芝“为大将军二十余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随身衣食如诸葛亮一样,“资仰于官”,生活俭朴,家无私产, 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时,“家无余财”(《三国志·邓芝传》)。
(二)诫子静俭,澹泊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集》)从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是非常 严格的。他首先要求子女从“静”和“俭”做起。他以为“宁静”可以“修身”,“勤俭”可以“养德”。他特别告诫子女不要纵欲怠忽,险诈贪婪,否则到头来“ 悲守穷庐”,一事无成。诸葛亮不仅口头上这么说,行动上也这么做。亮原来无子,过继其兄瑾次子“乔为嗣,尚公主,拜驸马都尉”。亮《与兄瑾言子乔书》 云:“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诸葛亮集》)。俭朴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使这位青年未过“而立”之年就过早去世了。诸葛亮的亲生儿子瞻、怀出生后,亮对他们从不娇惯,而是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和修养。直到他去 世前还担心儿子不能成为“重器”。在武功前线,亮致谨书云:“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三国志·诸葛亮传》)。后来,瞻在邓艾进攻蜀国时,拒不接受邓的高官诱降,最后战死在疆场。诸葛亮子怀,据张澍《诸葛亮集·故事》引《诸葛氏谱》载,蜀亡后,司马炎招录怀“欲爵”之,怀不喜 闻达,“归老牖下”,继承了父亲的淡泊家风,以躬耕为业。诸葛亮不但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对他的亲戚也非常关心爱护。他在《诫外甥书》中,谆谆告诫外甥:“夫志当存高远”、“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要有坚强刚毅的意志,要有振奋昂扬的精神,否则“不免于下流矣。”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他的言、行、功业中,处处都体现着他的优秀品德。他的修身养德、尽忠为国、虚心讷谏、廉洁奉公、严明法纪、一身正气的典范精神,忠顺 勤劳、尽职尽责、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为实现国家统一、国富民安的远大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三、诸葛亮勤政廉政的作风形成的思想渊源。
诸葛亮的勤政廉政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以法家为辅,兼收并蓄。
诸葛亮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故乡琅琊郡,在两汉时代是儒学十分发达的地区。其父、叔皆为东汉末官吏,而其兄诸葛谨少年时即在京师太学学儒家经典《尚 书》、《毛诗》、《左传》等。诸葛亮幼承家学,学习的内容亦不外乎此。后定居襄阳十余年,所师事者为庞德公、司马徽等人,司马徽为古文经学大师,庞德公亦是以儒学著称的名德耆宿。因此,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基础,是以儒学为根底的。但汉朝的统治思想,西汉初年是黄老之学,武帝以后则儒、法并用。东汉末年社会动 乱,道家、纵横家之说又日趋活跃。诸葛亮主要学习儒学,但不拘泥一家之说,而广读博学,“独观其大略”,因而能够吸取诸家之长集于一身,并灵活运用。其《论诸子》中说:“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 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迂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所以诸葛亮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大名垂宇宙的“一代贤相”。
四、以诸葛亮为榜样,进一步搞好勤政廉政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代名相诸葛亮,他不但辅助先主、后主创建了蜀汉政权,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勤政廉政思想和作风,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受到人们的尊崇,世代流传,称颂至今,值得永远学习和发扬。
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要以诸葛亮为榜样,学习他的勤政廉政思想和作风,进一步搞好党风 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与各种腐败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发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为和谐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说 明】:资料来源,除《三国志》外,主要有《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诸葛亮》(王瑞功主编)、《金秋阳都论诸葛》(王汝涛等主编)、《诸葛亮评传》(柳春藩著)、《诸葛亮成才之路》(丁宝斋主编)、《诸葛亮智圣人生》(侯书森编)、《诸葛亮之谜》(晋宏忠等主编)、《莒县文史资料第十集》(莒县政协文史委 编)、《诸葛故里论诸葛》(李遵刚主编)等。
本文原载2009年5月“中国临沂第三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沂南县纪委、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征文集《诸葛亮廉政思想考论》(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书。
沂南县县志办公室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