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兰山区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正离我们愈来愈远,曾经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记载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如何留住这段即将逝去的历史,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子孙后代留下“利在当代,惠泽后世”的精神财富,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发扬光大,激发青年一代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这已成为许多村居领导高度关注的课题。在这种大环境下,兰山区许多村居纷纷开始编修村志。
2008年7月22日,《兰山区宋家王庄志》编纂仪式启动,2009年7月,《兰山区宋家王庄志》评审稿交由区史志办审核。志稿共分11卷,60余万字;志书上限1429年,下限2008年,采用详今略古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宋家王庄自建村以来的历史与现状,浓墨重彩地反映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新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2009年4月21日,《曹家王庄志》编纂启动。该志书断限为1670年至2009年,篇目初定为16章179节及概述、大事记、附录等,评审稿完成时间为2010年上半年。2009年8月,《华夏社区志》评审稿初步完成,志稿约18万字。
此前,兰山区已有西关社区、前园社区自发出版过村志(或村史)。透过这些村志,寻根溯源,挖潜钩沉,可以从中窥见自然地理的变化、人口村落的迁移、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风尚的传承。可以说,近几年兰山区村居所修的几部志书,充分挖掘了历史文化,充分展现了时代发展历程,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村级修志史料搜集比较困难,再加上编修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所修村志普遍质量不一,规范不够。为了更好地指导村级修志工作,2009年上半年,兰山区史志部门派出业务骨干深入到宋家王庄等村居进行调研。通过座谈走访,进一步明晰了目前全区村级修志的现状、基本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村级修志的亮点
(一)基层领导高度重视。宋家王庄社区举行了高规格的村志编修启动仪式,并邀请市、区相关领导出席。在启动仪式上,社区党委书记王顺银鼓励编修人员说:“写村志就要写出历史,写出成绩,写出希望,写出壮志与和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社区领导给予编修小组极大的支持:从社区办公室抽出专人为编修小组服务,搞好后勤保障;为编修小组配备了两台电脑和两名专职打字员;编修小组每位成员每月享受1000元的生活补贴。与此同时,宋家王庄还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营造了浓厚的村志编修舆论氛围,调动起全体居民参与村志编修的热情。
(二)修志班子搭配合理。宋家王庄社区聘请本社区退休的老干部、老会计、老教师以及在地方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担当主笔,组建了一个人脉活泛、文化底蕴深厚的编修小组。这个小组共由8人组成,平均年龄63周岁,其中7人为本社区的居民,对本社区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传闻轶事了如指掌,在村志的编修过程中发挥了“活化石”的作用。曹家王庄社区聘请曾编辑出版过村志的外县文化人士曹传运担任主编,再搭配上本社区的工作人员,组成了自己的村志编修小组。华夏社区聘请费县党史委专业人员成立了华夏社区志编修委员会。目前,《华夏社区志》评审稿已经初步完成。
(三)史料内容丰颖充实。宋家王庄社区对改革开放后的档案资料保存的比较完整,这为村志的编修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编修小组多次召开居民大会,并深入到居民家庭座谈,积累了大量的口碑资料。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小组成员还三下苍山县对悬疑史料核实考证。自编修村志以来,编修小组共采访当事人、知情人100余人次,收集文献资料50余万字,口碑资料20余万字,征集、拍摄有关图片资料300余幅,查阅史书、志书等类书籍数百卷(册)。这些史料以当代资料和微观资料为主,尤其注重反映地方特色,不仅奠定了编纂《兰山区宋家王庄志》的基础,而且填补了宋家王庄历史文献资料的空白。
(四)区史志部门指导有力。区史志部门在深入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的基础上,结合本区村志修编的实际,本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树立典范、推出精品”的原则,加大对村级修志的监督指导力度,以提高干部群众对村级修志的整体认知水平。针对《兰山区宋家王庄志》的编修工作,区史志部门派出业务骨干,从人才选拔、篇目设计、资料搜集到初稿审定等方面,进行全程参与、现场指导,力争将《兰山区宋家王庄志》打造成一部村志精品,成为全区村志编修的典范。
三、村级修志存在的问题
(一)资料搜集困难。编纂村志,资料搜集是基础,也是关键环节。但是,村志资料搜集比市志、区志要难的多。这是因为村居都是第一次修志,村志资料在档案馆、图书馆保存的很少,村委会自己保存的书面资料更少,而且还以口头流传和实物形态为主。曹家王庄社区由于没有注重对历史文献资料的保存,再加上没有形成正确的资料搜集法,在史料搜集方面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延缓了《曹家王庄志》的编写进程。曹家王庄编修小组为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多次赴区史志部门请教相关问题,并查证有关历史资料。迄今,《曹家王庄志》的资料搜集工作仍未结束。
(二)语言不够规范。志书语言有其特殊的风格,尤其是村级志书,既要考虑严谨性,又要考虑到朴实性。严谨性是志书作为学术性专著所固有的,朴实性是作为受众群体阅读习惯所必需的。因此,在村志的语言风格上,必须做到严谨不能枯燥,朴实又不能大白话。例如,在“风俗”的记述中,《兰山区宋家王庄志》关注到读者大都为普通居民这一现实,在行文上经过反复锤炼,不仅做到了生动活泼,而且还达到了准确严谨,值得一赞。《华夏社区志》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够,比如在“大事记”一栏中,文白混杂,甚至用了很多不恰当的口语来进行记述,如“某某某的爹担任生产队长,某某某的爹担任副队长”等显得太过白话,严重影响了志书的行文质量。
(三)史实认定不够客观、准确。志为信史,其生命力在于史料的客观、真实。对于年代久远和建国后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中的人和事,部分村居在记述上往往不够客观准确。如在记述“文革”中学“毛选”时,有的村志写道“社员确实做到了口不离毛泽东思想,手不离毛泽东思想,行动上不离毛泽东思想”。这种记述方式明显背离了志书必须使用“新观点”的原则,不够客观和准确。宋家王庄有个“邢某”,解放前曾是王洪九的特务队长,虽在外地杀害过我军民,但是在本村却没有民愤。《兰山区宋家王庄志》中这样记述“邢某在王洪九担任国民党临沂行政督察专员期间曾任特务队长,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这种记述,未添加任何评论色彩,从而就能够客观全面准确地看待历史,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对此,邢某的后人也没有任何异议。
(四)时间不能够完全服从质量。一本好的村志不仅仅是一个村庄聚落历史与现状的综合反映,而且更具有超出其本身价值之外的一般性意义,它可以为相关县(区)志、省(市)志提供一些详细具体的农村经济社会资料,可以为将来的历史学家保存今天看来十分常见但将来异常的基层社会资料。因此,要将修村志作为一项存史、资政、育人的大工程来抓,不可急于求成。部分村居为了迎合建村多少周年或省市大型活动,尤其是在建国60周年之际,以献礼为由,一味抢时间,赶进度,村志的整体质量受此影响,难成精品。
(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省、市、县三级政府修志,是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进行。村级修志,主要是政府修志的拉动和村居自身需求相结合产生的自发行为。由于各级史志部门对村级修志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村级修志工作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修不修志全凭村居领导的态度,甚至成了部分村居领导歌功颂德的工具,存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由于各个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有的村尚不具备修志能力却硬性启动,最后由于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而成了“瞎折腾”。
四、建议与对策
(一)严格管理,规范村级修志行为。为杜绝修志条件不成熟的个别村居滥出书、出滥书,各级史志部门应严格按照两个《条例》的要求,将村级修志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此,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备案意识。村级修志的编纂方案和篇目设计要经县(区)史志部门审定认可后,才可进入实施阶段,不得擅自以个人意志从事修志业务活动。二是审定意识。村志成稿后,必须报送县(区)史志部门审定,对未经审定而擅自出版的村志,县(区)史志部门有权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三是规范意识。要规范村志出版市场,严格按照志书出版规定办事。明确出版统一模式,在对开本规格确定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允许体现本村特色,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二)强化培训,建立村级修志人才库。史志部门首先应定期举办村级修志人员培训班,使各村的编修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修志专业知识,了解两个《条例》精神,为以后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志编修活动储备足够的人才。其次,应面向社会,吸纳那些文化素质高、热爱史志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史志系统离退休老同志加入到村志主编人才库中,对他们进行特训,让他们成为村志编修的领导者,推动村级修志向前发展。再次,应加强史志机构建设,增加力量,在史志部门内设立专门的村志指导科,选派业务骨干从事村志指导工作。
(三)精细把关,打造“精品工程”。村志编修是一项整体性、程序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编修人员反复斟酌,精细把关,最终达到深化资料、优化结构、规范体例、统一文风的要求,打造出一部精品佳作。具体编修过程中,要严把“四关”。一是政治关。包括观点问题、敏感问题、导向问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史料关。村志记述对象是一地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在史料搜集上要以细取胜,以深见长;在史料选择上要经过认真核实考证,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使用。三是体例关。要从结构、体裁、章法三个方面入手来完善体例,要使用规范化的语体文、记述体来编修村志。四是语言关。村志的语言和文风,应在保证村志的资料性、严谨性的同时,又不失生动活泼,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毕竟,村民是村志的最大读者群,他们不喜欢看枯燥乏味的内容。
兰山区史志办公室 堂亮 利明 周博 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