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根据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上)
中共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明确宣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本党任何私利。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牢记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翻开沂蒙根据地这本厚重的大书,走进沂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名字,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生动记录了沂蒙根据地党政军群贯彻、实践群众路线的辉煌历程。
党的先进理论唤醒沂蒙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是革命导师列宁的一句名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也是从制造革命舆论、唤起民众觉醒开始的。从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到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到了先声作用。
沂蒙山区是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是沂蒙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其影响下,沂水县的李清漪、李清潍,蒙阴县的刘晓浦、刘一梦,沂南县的刘鸣銮,郯城县的刘之言等一大批有志青年,相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利用探亲、假期等各种途径,带回《向导》、《新青年》、《新建设》等革命刊物,向家乡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
左翼作家、太阳社负责人之一刘一梦发表的《失业之后》、《论新现实主义》等著作和文章,在家乡引起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济南创办的《晓风》周刊,在青年当中广为传阅。
在沂蒙山区直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早期共产党员李清漪。1924年,他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上海总工会工作,1927年担任中共山东区委技术书记。1926年回家乡养病期间,他献房集资,创办平民学校,自编自印教材,向贫苦青少年和农民进行思想启蒙教育,揭示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根源,宣传革命道理。他还油印《农民小报》,用通俗易懂的事例,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在李清漪的影响下,沂水县西北乡的青年知识分子李鸿宝、陈梯山等也都在各自的村内办起了平民学校,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通过早期共产党人的宣传启蒙,沂蒙人民逐步懂得了闹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沂蒙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山东省委:”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开始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
此后,中共山东省委、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省战工会等党政军群领导机关扎根沂蒙,开辟创建了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东局、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等转战沂蒙,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根据地党政军群机关利用报纸、刊物、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激发了沂蒙人民的革命热情。
当时,在沂蒙根据地相继创办了《大众日报》、《战士报》、《鲁中大众》、《鲁南时报》、《滨海农村》、《斗争》等几十份报刊;组建了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东纵队鲁艺宣传大队、省妇救会姊妹剧团等众多文艺团体,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从“减租减息”运动中,可以看出各种宣传教育的巨大作用。1942年5月,双减工作团带着文艺宣传队进驻莒南大店,通过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王大嫂翻身》等文艺节目,大力宣传“谁养活谁”的道理,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阶级觉悟,很快掀起了“减租减息”的热潮。
在党的正确理论指引下,沂蒙人民迅速觉醒,焕发出高度的革命热情,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党的施政方针感染沂蒙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党政军群等领导机关始终把保障人民权益、改善民生作为施政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劳苦大众得到了翻身解放。
政治上的翻身,是共产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最根本的利益,也使沂蒙人民感受到党的温暖。
抗战时期,根据地破天荒地建立起人民自己的政权组织——各级抗日民主政府,人民政权的建立,使广大群众感受到了政治上的解放。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渴望自由、平等、民主,但在封建腐朽统治下,这种渴望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在暗无天日的旧中国,人民群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压迫和屈辱,过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惨生活,毫无平等自由可言。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后,人民群众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享受到做人的权利。
1940年8月,山东省战工会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11月颁布了《人权保障条例》。这个《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也是我党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它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人民群众享有选举、罢免、言论、集会等各种权利。
特别是 “三三制”原则的实施,彰显了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比例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这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也是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
根据地发明的“豆选”办法,开创了人类选举史上的奇迹。由于农民不识字,无法填写选票,就发明了向碗里投黄豆粒选举的办法。在几个被选举人背后摆上几个碗,选民赞成谁就向谁背后的碗里投黄豆粒。选民们对自己手中的那粒豆子看得非常神圣。他们说:“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做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
据统计,当时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民选的县长占94%,区长占80%、乡长占70%,村级政权大多由村民自己选举产生。由此产生了一批庄户县长、牛倌区长、长工村长等。
这种普通的选举权,却使老百姓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无比的尊严。
经济上的翻身,是共产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最大实惠,也使沂蒙人民感受到党的体贴。
在根据地建设中,各级党政军机关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生活,体贴群众疾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明显的改善。
抗战以前,在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大都集中在地主手中,贫苦农民少地或无地耕种,形成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租佃、借贷和雇佣关系。1942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采取“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的办法,在根据地大规模开展“双减”和增资运动。到1943年,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鲁南区11个县统计,开展减租的村庄1981个,减租地17万亩,减租粮225万公斤、棉花1400公斤、款5万元,增资村庄1020个,雇工217305人,增粮417.5万公斤。“双减”与增资运动,使广大贫雇农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渴望得到土地,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奢望。抗战胜利后,沂蒙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让人民群众梦想成真。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是人民群众真正尝到了当家做主的滋味,也进一步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和决心。
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由于日军的疯狂“扫荡”、“蚕食”和“封锁”,加之伪、顽、匪的抢掠、破坏等,造成根据地抗日军民生活极端困难。为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党政军机关采取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兴修水利、生产救灾等多项措施,胜利渡过难关。
在精兵简政中,从1942年春到1943年春,根据地党政军共精简机关人员3万多人,其中党政机关精简人员分别达到52%和46%。
在大生产运动中,掀起开荒、纺织、生产新高潮,同时建立互助组、合作社、变工队,开展运输、贸易等。仅1945年上半年,鲁中区就开荒近15万亩,有纺车228819辆,织机25197台。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根据地粮食、布匹、军需等基本自给,彻底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改善了抗日军民的生活。
在兴修水利、生产救灾中,根据地党政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帮助人民群众,先后修建了沂南县袁家口子大堤、莒南县石泉湖水库等水利工程,解决了当地水患和吃水、种地的困难。
1947 年至1949年沂蒙山区交替出现水、旱、雹、蝗等各种自然灾害,粮食大面积绝产,受灾群众达200多万人。危难之时,华东局连续三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救灾工作, 号召“不荒掉一亩地,不饿死一口人”,并派出大批干部逐级下放任职,帮助群众救灾。同时,发放救济粮4500万公斤,贷款14亿元,并开展副业生产、疏河、开渠、筑堤,帮助群众度过了难关。
文化上的翻身,是共产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光明前景,也使沂蒙人民感受到党的关怀。
在旧中国,贫苦农民子弟根本上不起学,祖祖辈辈成了“睁眼瞎”。为提高群众文化水平,抗日民主政府在广大农村普及文化教育。开办起抗日小学、中学以及夜校、“识字班”、“庄户学”等。到1944年,仅滨海区就办起抗日小学2838处,在校学生达9.5万人。尤其是“识字班”、“庄户学”这种办学形式,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1945年初,据鲁南区10个县不完全统计,“庄户学”达到3348处,学员达197758人。根据地文化的普及,使昔日的“泥腿子”变成了“文化人”。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沂蒙人民,发自内心地唱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
党的优良作风感动沂蒙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
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优良作风和模范行为,深深感动着沂蒙人民。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至今在群众中传颂。
1942年4月10日,刘少奇受毛泽东委托,到山东分局指导、帮助工作。在临沭县朱樊村期间,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但房东习惯天不亮就起来推磨,影响到刘少奇同志的睡眠。工作人员悄悄地要求房东改变推磨时间,刘少奇知道后,严肃地对工作人员说:“农民白天忙于农活,只好早起晚睡干家务,不要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此事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感动。
1940年初,徐向前同志住在汶河岸边的小河村。一天早晨,天上飘着零星的雪花。徐向前起床后,看到警卫战士光着脚在门前站岗,他心里一阵难过,急忙脱下自己的鞋递给战士,警卫员说啥也不要。徐向前便蹲下身去,亲自给他穿上。这位战士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43年春,山东分局住在滨海区三界首村。这时正值春耕季节,朱瑞和机关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帮助群众春耕。警卫班长徐洪德安排朱瑞砸土块。朱瑞说:这些轻快活让别人干吧,我去拉犁。不到一上午的时间,肩上的衬衣就磨破了,使在场的干部群众深受感染。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
——沭水县县长王子虹闲暇时便背起粪筐,为群众拾粪,并亲自为参军青年抬花轿;
——莒南县委书记杨心培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只小皮箱,一条补丁毛毯;
——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东年,卖掉祖林中上百年的大柏树,用于救济灾民;
“枪声就是命令”。八路军用鲜血和生命掩护群众的故事,深刻诠释了人民军队亲民爱民为民的情怀。
1944年1月24日(农历大年除夕),日伪军包围了临沭县朱村,住在附近的滨海军区四团三营八连战士,听到枪响后,急忙赶往营救,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终将敌人击退,有24名战士壮烈牺牲。群众感激地说,“朱村是咱八连给救下的!”以后每年除夕,村民们都将第一碗饺子用来祭奠烈士。
1944年8月,日伪军“扫荡”滨海区,有1000多名群众被围困在莒南县大山一带。危机关头,八路军滨海军区六团团长贺东生奉命率一个连前往营救。在战前动员时,贺东生铿锵有力地说:“为了解救1000多名群众和数百名伤员,我们的同志都要准备当炸弹使”。经过一整天的血战,群众安全转移,但30多名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共产党人的模范行动,在沂蒙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座巍峨的丰碑。
也正是由于共产党人的光辉旗帜、正确领导和模范行为,建立起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军民之间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